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六大涉養老詐騙套路觸目驚心,老年人正被精準圍獵

發布時間:2022-08-11 11:02:00來源: 工人日報

  本報記者 盧越

  閱讀提示

  近年來,涉老年人詐騙犯罪頻發,新老騙局不斷翻新升級,龐大的老年人群體(ti) 成為(wei) 詐騙分子圍獵目標。今年4月,全國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正式啟動。日前,北京8家法院集中對15件涉養(yang) 老詐騙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揭示涉養(yang) 老詐騙案件中的常見騙局,依法從(cong) 嚴(yan) 打擊養(yang) 老詐騙犯罪。

  140多名老人誤入代賣收藏品騙局,甚至“錢房兩(liang) 失”;有老年人被誘騙下載廣場舞App進行“理財”,拉投資、賺返點,實則被非法集資不法分子“割韭菜”……8月4日,北京8家法院集中對15件涉養(yang) 老詐騙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披露了上述案件細節。當天宣判的案件中,量刑最重的一名被告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代賣“收藏品”讓2400餘(yu) 萬(wan) 元打水漂

  專(zhuan) 門設立公司,以辦展會(hui) 幫賣藏品為(wei) 名騙了百餘(yu) 名老人共2400餘(yu) 萬(wan) 元。當天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老年人收藏品詐騙案,披露了這起14人團夥(huo) 詐騙案。

  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間,馮(feng) 某某、金某某等人在北京市朝陽區兩(liang) 處辦公大廈內(nei) ,先後成立兩(liang) 家文化有限公司。馮(feng) 某某夥(huo) 同公司員工,采用撥打電話編造舉(ju) 辦交流交易展會(hui) 等事由邀約被害人,以能夠幫助其出售收藏品為(wei) 由,收取會(hui) 員費、押金、展櫃租金、服務費等費用。

  其中,馮(feng) 某某等人還以投資入股公司可以獲分紅、可免費出售收藏品為(wei) 由,誘騙4人簽訂房屋買(mai) 賣合同,並辦理房屋過戶、轉賬等手續,誘騙他們(men) 貸款入股公司。幾名被害人因此失去房屋所有權。

  至案發,共有160餘(yu) 名被害人報案,經濟損失共計2400餘(yu) 萬(wan) 元。其中,140餘(yu) 名被害人為(wei) 60歲以上老年人。

  全國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以來,北京法院審結的養(yang) 老詐騙案件中涉“收藏品”“保健品”詐騙案共計14件,數量占比最高。在這類犯罪中,犯罪組織均采用公司化運營,在知名商圈租用高檔寫(xie) 字樓辦公,而且公開招聘員工,大肆宣傳(chuan) 。

  “團夥(huo) 內(nei) 組織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招聘,有人培訓‘話術’,有人負責聯係客戶,有人擔任所謂‘鑒定師’‘拍賣師’,有人負責運營網站,有人負責收取費用,形成完整的組織結構。”朝陽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孫京昆說,“行為(wei) 人在向客戶介紹業(ye) 務及簽訂合同、開具收據時,均采用化名,是為(wei) 隱匿真實身份、逃避追查。”

  這類詐騙往往收費名目繁多,流程完備,形成“一條龍”的詐騙套路。有的收取標的費、受理費、宣傳(chuan) 費、服務費等費用,有的以辦理會(hui) 員卡有優(you) 惠為(wei) 名收取會(hui) 員費,有的通過舉(ju) 辦拍賣會(hui) 等活動收取入場費,有的以寄送公司藏品為(wei) 名收取抵押費。“部分群眾(zhong) 上當之後為(wei) 了挽回損失,甚至不得不給予犯罪分子好處來換取部分回款,以至於(yu) 一再上當。”孫京昆說。

  百餘(yu) 名老人被廣場舞App拉入理財陷阱

  除了涉“收藏品”“保健品”詐騙,騙老型非法集資欺騙性極強,手段也越來越“高明”。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案中,犯罪分子以組織跳廣場舞之名吸引老年人注冊(ce) 該公司的App,後通過該App平台向老年人進行非法集資。

  2018年7月起,北京市海澱區多個(ge) 轄區接到百餘(yu) 名60歲以上的老人報案。老人們(men) 反映,他們(men) 均在某公司購買(mai) 了某基金理財產(chan) 品。該理財產(chan) 品逾期近一年未兌(dui) 付,之前與(yu) 他們(men) 對接的公司人員也多半失去聯係。

  公安機關(guan) 調查發現,該公司自2015年以來,麵向社會(hui) 推出並公開宣傳(chuan) 某基金理財產(chan) 品,與(yu) 投資人簽訂合同,承諾以8%~14%的年化收益率返本付息。

  在該基金對外宣稱的花樣繁多的投資項目中,最受老年投資人追捧的當屬一款廣場舞App。

  該廣場舞App以為(wei) 老年人提供廣場舞音樂(le) 、廣場舞教學及搜索附近的廣場舞場地等服務為(wei) 噱頭,在該App中參與(yu) 活動領取積分,用積分可兌(dui) 換禮品,吸引了大批老年使用者。該App一方麵嵌入宣傳(chuan) 公司理財項目的內(nei) 容,吸引老年人的關(guan) 注並使其認為(wei) 公司有發展前景,值得投資;另一方麵又發展廣場舞組織者、領舞員為(wei) 公司的兼職業(ye) 務員,為(wei) 其拉投資、賺返點。

  截至案發,該公司累計吸收公眾(zhong) 存款共計8.8億(yi) 餘(yu) 元,涉及集資參與(yu) 人1200餘(yu) 名,尚有3.3億(yi) 元集資款未兌(dui) 付。今年4月,海澱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jue) ,6名被告人提出上訴。8月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國家政策的旗號,營造養(yang) 老恐慌,利用老年人金融防範意識較差的特點,惡意設套。此次集中宣判中,被判處無期徒刑的被告人來自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集資詐騙案。被告人廣某某誘使老年人抵押自己的房產(chan) 獲得資金,用於(yu) 購買(mai) 其公司的理財產(chan) 品,導致老人錢房兩(liang) 失。廣某某也因其犯罪行為(wei) 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ge) 人全部財產(chan) 。

  六大涉養(yang) 老詐騙套路觸目驚心

  以提供“養(yang) 老服務”、投資“養(yang) 老項目”、銷售“養(yang) 老產(chan) 品”、假借“以房養(yang) 老”、假借代辦“養(yang) 老保險”、假借開展“養(yang) 老幫扶”等名義(yi) ,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負責人羅勇介紹,這些是北京法院對已審結案件梳理、分析出的涉養(yang) 老詐騙案件六種類型。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的吳某詐騙案中,犯罪分子吳某以幫助被害人繳納養(yang) 老院費用、代請護工等事項,多次騙取80多歲老人錢款後逃匿;西城區人民法院審結的王某某詐騙案,犯罪分子謊稱可以為(wei) 被害人補繳養(yang) 老保險,收取“保險費”後據為(wei) 己用;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審結的李某某等人詐騙案,犯罪分子低價(jia) 購進保健品,以免費醫療谘詢、義(yi) 務診療等噱頭拉攏老年人參加講座,並冒充知名三甲醫院的名醫“號脈”“看病”,後誇大病情、虛構保健品為(wei) 特效藥,高價(jia) 出售給老年人。

  北京高院副院長孫玲玲介紹,為(wei) 保持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的強大攻勢,北京法院充分運用財產(chan) 刑、追繳、沒收等法律手段,加大對罰金、沒收財產(chan) 的處罰力度,全麵體(ti) 現依法從(cong) 嚴(yan) 精神。

  記者了解到,近期,全國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以來,公安機關(guan) 共破獲涉養(yang) 老詐騙案件1.15萬(wan) 起,打掉養(yang) 老詐騙團夥(huo) 1580個(ge) ,抓獲犯罪嫌疑人2.4萬(wan) 人,抓獲逃犯848人,追贓挽損118億(yi) 元;各地成員單位共排查出養(yang) 老詐騙問題隱患12060個(ge) ,已整治9300餘(yu) 個(ge) 。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