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074隻 發起式基金十年擴容路

發布時間:2022-08-12 15:33:00來源: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宇陽 實習(xi) 記者 姬穆沙)2012年8月10日,首隻發起式基金——天弘債(zhai) 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時至今日,發起式基金已走過整整十年。

  十年的發展,令發起式基金從(cong) 最初的形單影隻變成了如今的百花齊放。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公募全市場累計有2074隻發起式基金正在運作。截至上半年末,發起式基金總規模達2.34萬(wan) 億(yi) 元。而根據同期中基協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公募基金總規模約為(wei) 26.79萬(wan) 億(yi) 元。換句話說,發起式基金規模已約占公募市場總規模的8.73%。

  回顧此前,2012年8月10日,天弘債(zhai) 券型發起式作為(wei) 國內(nei) 基金市場上首隻發起式基金,首日募集規模超3億(yi) 元,成立規模合計33.47億(yi) 元,開啟了基金公司與(yu) 投資者利益捆綁的新時代。距今,剛好走過十年。

  在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發起式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業(ye) 績表現也同樣突出。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共有1482隻基金取得正收益,在數據可統計的2044隻發起式基金中,占比72.5%。

  就發起式基金規模以及收益能夠持續提升的原因,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道,“發起式基金規模能實現大量的增長,首先是因為(wei) 成立門檻更低,其次是有公司、基金經理認購。在這樣的條件下,基金公司與(yu) 客戶持有的產(chan) 品利益保持一致性,因此,也推動了發起式基金的發展”。

  此外,天弘基金還提到,“首隻發起式基金成立十年以來,規模發展迅速。這背後,一方麵是公募基金行業(ye) 整體(ti) 規模快速增長,發起式基金也隨之增長。另一方麵,發起式基金作為(wei) 基金公司自購的一種形式,體(ti) 現了基金管理人與(yu) 持有人利益捆綁、風險共擔,尤其是在市場低迷時,發起式基金更能得到持有人的認可,因此發起式基金整體(ti) 發展勢頭較好。另外,發起式基金由於(yu) 成立條件較普通公募基金產(chan) 品而言相對寬鬆,出於(yu) 前瞻布局看好的投資方向等考慮,基金公司也有動力通過成立發起式基金實現這一目標”。

  就發起式基金與(yu) 普通基金的詳細區別,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主要是募集人數與(yu) 規模限製的不同。例如,發起式基金需要基金公司的股東(dong) 、高管或基金經理參與(yu) 認購,且限製持有期限。另外,發起式基金也有退出機製要求,即基金成立滿三年後,基金資產(chan) 淨值若低於(yu) 2億(yi) 元,則自動終止基金合同。

  楊德龍也對此補充三點解釋,“一是發起式基金需要有公司的固有資金或者基金經理認購1000萬(wan) 元或以上,也要鎖定三年。二是從(cong) 成立門檻來看,發起式基金門檻低一些,隻要首次募集1000萬(wan) 元以上就能成立,而其他基金需要滿足2億(yi) 元以上且持有人戶數超過200戶的條件才能成立。第三就是退出機製,發起式基金的退出機製更嚴(yan) 格,如果三年之後規模小於(yu) 2億(yi) 元,就要自動終止合同,其他基金一般則是連續50或60個(ge) 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chan) 淨值低於(yu) 5000萬(wan) 元或持有人數量不足200人的情況,才有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

  當然,較為(wei) 嚴(yan) 格的退出機製也給發起式基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郭施亮表示,投資者需要持續關(guan) 注發起式基金的資產(chan) 規模變化以及成立三年後高管及基金經理持有份額解禁可能對產(chan) 品的影響。

  展望後市,楊德龍樂(le) 觀地表示,未來發起式基金的發展趨勢或也將持續向好,且可能會(hui) 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