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解除失業金申領後顧之憂須強化隱私保護

發布時間:2022-08-16 09:5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張智全

  日前,人社部失業(ye) 保險司副司長劉鵬參加在線訪談,專(zhuan) 門解答有關(guan) 失業(ye) 保險待遇申領的相關(guan) 問題。針對“申領失業(ye) 保險金是否會(hui) 影響就業(ye) ”的職工關(guan) 切,劉鵬回應稱:“領取失業(ye) 保險金對以後找工作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他解釋說,根據人社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失業(ye) 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的通知》,失業(ye) 保險經辦機構不得要求失業(ye) 人員轉移檔案、不得將失業(ye) 人員領取失業(ye) 保險金的情況記入職工檔案。(8月15日《工人日報》)

  失業(ye) 保險金,簡稱失業(ye) 金,是指失業(ye) 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ye) 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旨在保障失業(ye) 人員失業(ye) 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根據《勞動法》,參加失業(ye) 保險的勞動者,如出現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ye) 的情況,可在辦理失業(ye) 登記後,申領失業(ye) 金。

  然而在現實中,一些失業(ye) 者申領失業(ye) 金的積極性並不高。除了“愛麵子”心理和不知曉相關(guan) 政策外,一些失業(ye) 者擔心申領失業(ye) 金的信息被用人單位知曉後,可能影響其再就業(ye) 。部分用人單位在招錄員工時,總是以“有色眼鏡”對待失業(ye) 人員,以偏概全地認為(wei) 申領失業(ye) 金的行為(wei) 反映當事人的能力和素質的不足,進而拒絕錄用。申領失業(ye) 金信息也成為(wei) 不少勞動者再就業(ye) 時難以逾越的隱形歧視門檻。

  部分用人單位在職場招聘中以“有色眼鏡”歧視失業(ye) 金申領者,顯然是事先獲悉了後者的失業(ye) 金申領信息。因此,要有效消除失業(ye) 者申領失業(ye) 金影響再就業(ye) 的後顧之憂,相關(guan) 部門還應強化失業(ye) 者個(ge) 人隱私信息的安全管理。人社部在印發的相關(guan) 文件中,嚴(yan) 禁失業(ye) 保險經辦機構向用人單位轉移失業(ye) 人員檔案,並不得將失業(ye) 人員領取失業(ye) 金的情況記入職工檔案,其用意正在於(yu) 此。

  在法理邏輯上,失業(ye) 者申領失業(ye) 金的信息屬於(yu) 個(ge) 人隱私,依法受到保護。根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相關(guan) 機構或組織在處理申領失業(ye) 金等個(ge) 人敏感信息時,必須具有符合法律規定的特定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並須征得本人同意。部分用人單位對申領失業(ye) 金者再就業(ye) 時“另眼相待”,致使失業(ye) 者對申領失業(ye) 金產(chan) 生投鼠忌器心理,既是對失業(ye) 者個(ge) 人隱私的直接侵犯,也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當前對失業(ye) 者個(ge) 人隱私信息的管理還存在漏洞。

  失業(ye) 申領失業(ye) 金的個(ge) 人隱私信息被用人單位知曉,主要源於(yu) 保險經辦機構對失業(ye) 者申領失業(ye) 金的信息沒加固好管理“安全鎖”。保險經辦機構有義(yi) 務防止失業(ye) 者申領失業(ye) 金的個(ge) 人隱私信息泄露。對此,保險經辦機構要主動為(wei) 失業(ye) 金申領者構建起技術防範與(yu) 依法管理、依法追責相得益彰的個(ge) 人信息安全管理格局,當好失業(ye) 金申領者個(ge) 人信息“守護神”,不讓部分有就業(ye) 歧視歪念的用人單位刁難失業(ye) 金申領者有機可乘。

  相關(guan) 部門還應切實加大勞動執法力度,依法對用人單位故意給失業(ye) 金申領者另設就業(ye) 歧視門檻的行為(wei) 嚴(yan) 懲不貸;失業(ye) 者也要主動依法維權,對用人單位因自己領取過失業(ye) 金而不雇傭(yong) 的違法行為(wei) 堅決(jue) 說“不”。惟有全鏈條發力,失業(ye) 者在申領失業(ye) 金時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