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打通一條開放合作“黃金路”
中老鐵路打通一條開放合作“黃金路”(觀象台)
穿過崇山、跨越江河,中老鐵路開通運營8個(ge) 月以來,為(wei) 中老兩(liang) 國及周邊地區架起一座開放合作的陸上橋梁。如今,中老鐵路客貨運輸兩(liang) 暢旺,帶動沿線產(chan) 業(ye) 熱潮湧動,已成為(wei) 連通區域發展的黃金動脈。
中老鐵路運力十足,國際物流通道作用不斷增強,為(wei) 中老經濟走廊建設提供可靠運力支撐。從(cong) 運輸時效看,全長1035公裏的中老鐵路,貨運列車全程最快僅(jin) 需30小時,運輸成本下降40%至50%。從(cong) 運輸能力看,截至8月2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00萬(wan) 噸,其中跨境貨物106萬(wan) 噸。從(cong) 服務質量看,中老鐵路貨運品類從(cong) 開通初期的化肥、橡膠等100餘(yu) 種,拓展至電子、光伏、通信、汽車、果蔬、鮮花等2000餘(yu) 種,倉(cang) 儲(chu) 物流、冷鏈運輸等新業(ye) 態加速發展,跨境貨物承運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老鐵路拉動力十足,對兩(liang) 國沿線經濟輻射效應持續顯現,助力中老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同乘致富列車。中老鐵路開通後,老撾農(nong) 產(chan) 品迎來出口新機遇。據老撾工貿部“老撾貿易網”日前發布的數據,老撾木薯粉今年上半年出口2.5億(yi) 美元,成為(wei) 老撾頭號出口農(nong) 產(chan) 品,吸引更多老撾農(nong) 民開始種植木薯,以滿足出口需求。與(yu) 此同時,中老鐵路沿線旅遊業(ye) 也迎來發展春天。截至8月2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554萬(wan) 人次,其中中國國內(nei) 段484萬(wan) 人次、老撾段70萬(wan) 人次。7月暑期旅遊旺季,中國國內(nei) 段途經的雲(yun) 南普洱、西雙版納等地遊客數量呈“井噴”態勢,中老鐵路全線單月發送旅客145萬(wan) 人次,達到曆史最高值,日均4.6萬(wan) 人次。
中老鐵路活力十足,互聯互通效應日益凸顯,為(wei) 中國—東(dong) 盟經貿往來注入新動能。中老鐵路向西連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北與(yu) 中歐班列多個(ge) 物流集散中心相連,向南打通中國和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國家經濟通道,延長線空間廣闊。目前,中國已有21個(ge) 省(區、市)開行了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貨物運輸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ya) 、柬埔寨、新加坡等10多個(ge)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近期,中國海關(guan) 部門正探索推進中老鐵路應用“鐵路快通”模式,簡化通關(guan) 手續,提升口岸通關(guan) 效能。與(yu) 此同時,中國鐵路部門也在積極推進“瀾湄快線+跨境電商”“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等國際運輸新業(ye) 態、新模式,增強中老鐵路輻射效應和跨境貨運能力。
中老鐵路暢通運行,為(wei) 越來越多沿線國家和地區帶去發展新契機。7月1日,中老鐵路萬(wan) 象南站換裝場正式建成投用,首批跨境集裝箱貨物在此完成換裝作業(ye) 後,駛向泰國林查班港,這標誌著中老泰鐵路邁向互聯互通新階段。該換裝場投用後,從(cong) 中國昆明到泰國林查班港間的運輸時間縮短1天左右,運輸成本減少20%以上,預計每年可吸引泰國30萬(wan) 噸以上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橡膠等跨境貨物通過中老鐵路運銷沿線。法國《費加羅報》稱讚中老鐵路正幫助老撾成為(wei) 東(dong) 南亞(ya) 物流樞紐。
聯通和發展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要義(yi) ,也是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共同期待。中老鐵路以通道促物流,以物流促經貿,貫通南北,連通區域,成為(wei) 中國同東(dong) 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寫(xie) 照,也為(wei) 全球範圍內(n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樹立了典範。隨著中老鐵路不斷延長開放合作之路,中國與(yu) 東(dong) 盟還將書(shu) 寫(xie) 更多互利共贏新篇章,為(wei) 穩定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促進全球經濟複蘇注入更多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