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箭扣長城首次發現火炕和灶址

發布時間:2022-08-18 11:0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首次在敵台頂部發現火炕和灶址,還原了明代戍邊將士的日常生活,讓長城遺跡更具煙火氣……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市文物局了解到,箭扣長城考古發掘項目,在懷柔區143-145號敵台取得多項新發現,剩餘(yu) 區域的考古仍在進行中。

  懷柔箭扣長城141-145號敵台及邊牆保護項目,位於(yu) 北京市懷柔區西柵子村南山脊之上,箭扣長城三險之一“天梯”的東(dong) 側(ce) ,即著名的“將軍(jun) 守關(guan) ”處,發掘對象包括五座敵台及長城牆體(ti) 、登城便門、暗門等建築遺址,發掘麵積2530平方米。

  昨日,北青報記者在懷柔區145號敵台頂層看到,鋪房雖早已垮塌,但磚石壘砌的火炕、灶台遺跡尚存,還原了明代戍邊將士的日常生活。

  懷柔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張彤介紹說,在此次考古發掘過程中,他們(men) 在143-145號敵台均發現“火炕和灶台”,其形製基本相似,在灶台內(nei) 還發現禽骨遺跡。例如145號敵台是萬(wan) 曆十二年修造,初步判斷火炕和灶台的築造年代要晚於(yu) 敵台。

  箭扣長城考古項目負責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尚珩,則還原了火炕和灶台的使用。他介紹說,灶台和火炕所在的位置,也被稱作望亭,是士兵居住的區域。參照文獻記載,一座敵台大概住五名士兵,火炕能容納兩(liang) 個(ge) 人休息,另外三人值守。即將進行考古發掘的141號敵台,估計也會(hui) 存在同樣形製的灶和炕。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此次發現的灶台和火炕遺跡飽經滄桑,已經非常脆弱,考古人員在工作中,嚴(yan) 禁踩踏非地麵部分,並準備將灶炕遺跡完整保留,未來呈現給公眾(zhong) 。

  而敵台頂層的新發現還不止於(yu) 此。北青報記者行至143號敵台頂層,在靠近關(guan) 外的一角,存在一處用毛石壘砌的方座,係此次考古中的意外發現。尚珩介紹說,此物基本判定是“旗杆座”,是考古發掘清理出來的。在明代文獻中,每座敵台上都是旌旗招展,宣誓此敵台有人駐守,而旗杆需要固定,就離不開旗杆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考古發掘的長城牆體(ti) 上,還發現一堆奇怪的石頭,明顯是由人工壘砌。為(wei) 明確其用途,考古工作者對其進行了清理,判定其為(wei) “炮台”遺跡,目測長約2米,寬約1米,高0.5米。尚珩介紹說,在之前的長城資源調查中,這類遺跡有的讓植被覆蓋,有的基本坍塌,而且體(ti) 量較小,僅(jin) 相當於(yu) 此次發現炮台的1/3-1/2,這麽(me) 大體(ti) 量的炮台還是首次發現,可想它當年架設火器的體(ti) 量也會(hui) 比較大。

  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