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酷熱,會使冬天極冷嗎?
本報記者 白璐 戚穎璞
今年夏天,上海持續高溫,8月15日雖進入“末伏”,卻是今夏第42個(ge) 高溫日,曆史罕見。在這個(ge) 酷熱難耐的夏天,全國大部分地區也被高溫籠罩,多地持續出現40℃以上高溫,且時間長、強度強、範圍廣,多項指標刷新氣象紀錄。今年6月,全球陸地地區更是出現自1850年代末人類有係統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溫度,破紀錄的高溫、幹旱、野火、暴雨和洪水席卷了北半球。
那麽(me) ,2022年會(hui) 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嗎?今年夏天的酷熱會(hui) 使冬天極冷嗎?為(wei) 何體(ti) 感溫度和氣象台報告的實測溫度不一致?
夏熱冬冷間沒有顯著相關(guan) 性
上海市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梁萍告訴記者,從(cong) 科學角度來看,結合上海本地數據,夏天熱和冬天冷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guan) 性。從(cong) 長期來講,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有一個(ge) 變暖的趨勢,但是不同區域不一樣,有的地方表現明顯,有的地方則不明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也不排除冬天會(hui) 出現極端寒潮事件。
末伏能不能涼快些?
上海已進入“末伏”,自8月15日起為(wei) 期10天。那麽(me) ,末伏能不能涼快些?
答案是否定的。未來,上海仍在副熱帶高壓的強勢控製之下,炎熱酷暑的主基調不變。末伏期間,包括上海在內(nei) 的江淮、江漢、江南等地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預計高溫日數可達7至10天。19日—20日極端高溫將再次出現,預計仍可達40℃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麵,晴朗無雲(yun) 的天空無法阻擋熱情的太陽光,地麵接收了更多的短波輻射。另一方麵,空氣下沉增溫,也導致空氣變幹變暖,氣溫升高。
各種災害頻率大幅增加
今夏6月1日到8月15日以來,上海平均氣溫為(wei) 29.8℃(徐家匯站),比常年(1991年—2020年平均)同期高出2.4℃,破曆史同期紀錄。而從(cong) 2018到2021年,受台風、梅雨等多因素影響,上海極端高溫出現得較少。
梁萍表示,今夏極端酷暑的直接原因是,副熱帶高壓持續穩定影響長江中下遊,盛行下沉氣流,導致大氣增溫,表現為(wei) 晴熱、少雨的狀態。全球很多地方,也受到高壓帶的影響。東(dong) 亞(ya) 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美是大西洋高壓,另外還有北非—伊朗高壓,以前這些高壓係統是斷開的,今年呈現的是環球狀高壓帶,基本都連在一起了,且穩定持續,所以今夏連歐洲等地都很熱。出現這種極端天氣的現象,是多種因素組合,包括全球大氣異常、海洋等因素。
根據聯合國防災減災署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相對於(yu) 上一個(ge) 二十年,21世紀的前二十年各種災害頻率大幅度增加,其中高溫事件增加232%,暴雨增加134%,各種風暴增加97%,而中國是報告氣候災害次數最多的國家。
越來越頻繁、劇烈的氣候危機絕非今年才開始發生,也並非某個(ge) 國家或地區獨有,而是全球性的現象。全球溫度正在升高,對每一個(ge) 普通人來說,氣候變化不再是遙遠的事,在未來可預見的日子裏,我們(men) 將要經曆更多的氣候危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