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耄耋教授將中國古地理學推向世界

發布時間:2022-09-02 10:0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馮(feng) 增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教授。馮(feng) 增昭是定量岩相古地理學的開拓者,在退休之後20多年間,他退休不退誌,離崗不離學,執著於(yu) 提升中國古地理學的研究水平,把這一學科的學術影響力推向世界,先後創辦兩(liang) 份高水平學術期刊,籌辦了兩(liang) 個(ge) 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hui) 議,更發起成立了兩(liang) 大學術組織,被譽為(wei) 地學領域的“不老鬆”。

  馮(feng) 增昭讀中學時立誌要“找礦救國”,後來考入清華大學地質係,毅然投身地質事業(ye) 。畢業(ye) 後,他踏遍祖國的山川研究中國沉積學和古地理學。他將國外碳酸鹽岩岩石學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引入中國,他翻譯的《石灰岩類型的劃分》揭開了中國碳酸鹽岩研究的新篇章,還寫(xie) 出了第一部全國範圍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學專(zhuan) 著《中國寒武紀和奧陶紀岩相古地理》。

  從(cong) 北京石油學院到華東(dong) 石油學院再到中國石油大學,馮(feng) 增昭三尺講台一站就是大半生,培養(yang) 了一大批地學英才。

  為(wei) 了建立中國岩相古地理學理論並繪製《中國岩相古地理圖集》,他帶領學生開展野外踏勘,睡馬棚、住通鋪,人送外號“馮(feng) 鐵腿”。幾年之內(nei) ,他完成《沉積岩成因》等譯著270餘(yu) 萬(wan) 字,為(wei) 我國沉積學尤其是碳酸鹽岩沉積學的快速崛起,做了開創性工作。編製的華北、新疆、滇黔桂等地區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圖,促進了我國古地理學向定量階段的發展,指導和預測了一批大型油氣田的發現。

  退休之後,馮(feng) 增昭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學術道路的新征程。1999年,馮(feng) 增昭作為(wei) 主編,創辦《古地理學報》,目前已經成為(wei) 地學領域的權威期刊。2012年7月,已經86歲的馮(feng) 增昭又力推期刊的國際化,出版《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古地理學報》(英文版)),使中國古地理學的創新和發現有了走向世界的通途,極大地推動了國際古地理學的交流與(yu) 發展。

  自2013年起,他親(qin) 力親(qin) 為(wei) 組織召開五屆國際古地理學會(hui) 議。2022年7月16日,他倡導發起的國際古地理學在北京舉(ju) 行成立大會(hui) ,成為(wei) 我國成立的首個(ge) 地質學領域國際性學術組織,為(wei) 國內(nei) 外古地理學界開展學術交流提供新平台,為(wei) 我國及世界古地理學的研究發展帶來新動能。 文/本報記者 王薇

  其他上榜人物

  王龍:男,北京鏈家房地產(chan) 經紀有限公司經紀人。今年6月3日王龍帶孩子在河邊玩,聽有人呼救立即抱起孩子奔去,見兩(liang) 個(ge) 少年已被急流衝(chong) 走隨即下水施救。救出一個(ge) 後他已體(ti) 力不支,但不顧危險返身又遊向下遊,把另一少年救起推到岸邊。救人後,王龍帶自己孩子沒走出百米即癱倒在地,昏迷3小時才恢複意識。

  郭秀芝: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義(yi) 務講解誌願者。失聰數十年靠助聽器交流的郭秀芝,2014年起成為(wei) 助盲誌願者,到盲文圖書(shu) 館為(wei) 盲人倒水買(mai) 飯朗讀文藝作品、帶他們(men) 參觀演出接送站,疫情期間為(wei) 盲人在線讀書(shu) 。同年她還加入了抗戰紀念館講解團隊,飽含深情的講解感染了無數人,在助聽器突發故障時也能順利講完全程。在全國聽障朗誦大賽中她獲成人組第一名。

  郭麗(li) :女,北京農(nong) 商銀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郭麗(li) 率團隊聚焦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等領域,創新研發出5大類20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配套產(chan) 品,推動投放貸款5000億(yi) 元解決(jue) 三農(nong) 發展資金,她與(yu)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團市委等簽訂戰略協議合力支農(nong) ,2021信貸直通車業(ye) 務全市第一。她推動農(nong) 村普惠金融服務建設、薄弱村幫扶專(zhuan) 項行動,促成對延慶、保定、鄂倫(lun) 春捐贈扶貧助學資金。

  謝書(shu) 華:女,懷柔區湯河口鎮莊戶溝門村村民。謝書(shu) 華的公公患小腦萎縮十幾年,砸壞物品不計其數,她還被打傷(shang) 到頭皮血腫。為(wei) 防夜間摔傷(shang) ,近9年來她與(yu) 公婆同住一鋪炕上,清晨為(wei) 公公更換尿褲衣物、清理被單、洗臉喂飯,再背公公到院子裏曬太陽。幾年前婆婆患病醫院讓準備後事,她每天做五六頓飯細心照料,如今婆婆康複身體(ti) 硬朗。 文/本報記者 王薇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