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塊震蕩 基金經理觀點現分歧
近日受新能源板塊集體(ti) 回調影響,多隻重倉(cang) 新能源板塊的基金表現不盡如人意。公募基金今年以來業(ye) 績明顯分化,截至8月31日,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基金為(wei) 黃海管理的萬(wan) 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今年以來淨值上漲59.35%。
基金業(ye) 績分化
8月31日,受巴菲特減持比亞(ya) 迪股份影響,新能源板塊調整,光伏細分領域多隻股票跌停。受此影響,重倉(cang) 新能源個(ge) 股的基金在當日集體(ti) “熄火”。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116隻基金單日淨值跌幅超過6%(A、C份額分開計算),其中3隻基金單日淨值跌幅超過9%。
新能源基金調整幅度之大,與(yu) 基金重倉(cang) 股大幅回調有關(guan) 。例如,單日下跌9.46%的某基金,截至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cang) 股分別為(wei) 寧德時代、固德威、華友鈷業(ye) 、派能科技、鵬輝能源、天齊鋰業(ye) 、億(yi) 緯鋰能、比亞(ya) 迪、金圓股份、捷佳偉(wei) 創。
8月31日,該基金第二大重倉(cang) 股固德威下跌20%,派能科技下跌9.68%,捷佳偉(wei) 創下跌8.82%,億(yi) 緯鋰能跌幅超過5%,華友鈷業(ye) 下跌3.83%。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業(ye) 績分化明顯。截至8月31日,共有28隻主動權益基金(A、C份額分開統計)淨值漲幅超過20%,其中,有不少是今年新成立的基金。黃海作為(wei) 今年湧現出的明星基金經理,一人包攬了“前三名”,其管理的萬(wan) 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wan) 家新利、萬(wan) 家精選A,分別上漲59.35%、53.98%、45.85%。同時,有81隻主動權益基金今年前八個(ge) 月的淨值縮水超過30%(A、C份額分開統計),淨值跌幅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下跌44.41%。
QDII產(chan) 品同樣業(ye) 績分化。今年以來,19隻QDII基金淨值漲幅超過30%(A、C份額分開統計),68隻QDII基金淨值跌幅超過30%。
新能源板塊還“香”嗎
在近期披露的基金半年報中,基金經理對新能源板塊的看法出現分歧。部分基金經理在半年報中已經提示了行業(ye) 風險。
大成基金韓創在半年報中梳理自己的投資框架時表示,一直試圖構建一個(ge) 攻守兼備的組合,需要規避風險和抓住機會(hui) ,要盡力避免虧(kui) 損。“市場總是會(hui) 階段性地陷入這樣或那樣的狂熱,並且總是有無數樂(le) 觀的聲音在論述這些狂熱的合理性。作為(wei) 一個(ge) 理性的投資者,我們(men) 不能被市場的情緒所裹挾,也不能認為(wei) 自己總是可以在泡沫破滅前抽身而退。隻有懷著這樣如履薄冰的心態,我們(men) 才能做好風險的識別和規避,發揮好複利的威力。”他表示,目前一些火熱賽道的行業(ye) 需求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其風險顯而易見。
也有不少基金經理選擇堅守新能源行業(ye) 。知名基金經理馮(feng) 明遠表示,新能源行業(ye) 雖然受到原材料價(jia) 格高企、國際貿易摩擦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仍然是當前最具發展活力的細分領域,中國相關(guan) 企業(ye) 的全球競爭(zheng) 力明顯。盡管當前高企的原材料價(jia) 格侵蝕了製造業(ye) 利潤,導致相關(guan) 企業(ye) 的利潤、市盈率出現“雙殺”局麵,但這並不罕見。相似的一幕在每一輪經濟波動中重複可見,優(you) 秀的企業(ye) 將在未來的經濟複蘇中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管理規模超200億(yi) 元的基金經理邢軍(jun) 亮認為(wei) ,“碳中和”勢在必行,能源行業(ye) 是突破口。從(cong) 能源變革角度來看,“風”“光”是未來電力生產(chan) 側(ce) 的主力軍(jun) ,將逐步邁向存量替代階段;電網側(ce) 方麵,“碳中和”轉型支撐,助力能源結構轉型;用電側(ce) 方麵,車輛全麵電動化,推進“碳中和”。
他表示,新能源行業(ye) 發展首先基於(yu) 宏觀的戰略驅動,此外,中觀的產(chan) 業(ye) 升級也是重要的驅動因素,包括國產(chan) 汽車的彎道超車,以及鋰電中遊引領的製造業(ye) 升級。從(cong) 短期政策角度出發,中央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包括汽車購置稅減免、風光儲(chu) 建設規劃等,也刺激了終端需求,促進相關(guan) 投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