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冰雹頻頻“光顧”北京很罕見? 其實它是常客

發布時間:2022-09-08 11:28:00來源: 科技日報

  其實冰雹天氣在北京並不罕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發生13次。隻不過它很少出現在北京城市核心區,而今年相較往年其“造訪”城區的次數偏多一些,所以不少人才會(hui) 覺得冰雹頻繁“光顧”。

  ——王冀 北京市氣候中心首席專(zhuan) 家、主任

  ◎本報記者 陳 曦

  9月4日晚,北京東(dong) 城區、海澱區、豐(feng) 台區等地風大雨急,局地伴有冰雹。這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場景今年在北京城區出現的頻次出奇地高,今年5、6、8、9月都出現過。

  對此有人疑惑:在北京較為(wei) 罕見的冰雹天氣,為(wei) 何今年頻繁“光顧”?

  對此,北京市氣候中心首席專(zhuan) 家、主任王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冰雹天氣在北京並不罕見。從(cong)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統計來看,北京幾乎每年都會(hui) 發生20次左右的冰雹天氣。隻不過它很少出現在北京城市核心區,而今年相較往年其“造訪”城區的次數偏多一些,所以不少人才會(hui) 覺得冰雹頻繁“光顧”。

  山區及其周邊地區易發生冰雹天氣

  “冰雹,俗稱雹子,是從(cong) 發展強盛的積雨雲(yun) (冰雹雲(yun) )中降落的直徑在5毫米以上的固態降水物。”王冀介紹道,冰雹有球狀、錐狀和不規則形狀等,個(ge) 頭小的如綠豆、黃豆,個(ge) 頭大的可以和雞蛋、鵝蛋一樣大。

  冰雹的形成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王冀解釋道,“孕育”出冰雹的冰雹雲(yun) ,是從(cong) 雷雨雲(yun) 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冰雹雲(yun) 雲(yun) 體(ti) 下部是暖雲(yun) ,溫度較高,多為(wei) 水滴;雲(yun) 體(ti) 的中、上部是冷雲(yun) ,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過冷水滴混合組成。冰雹雲(yun) 中上升氣流很強,它將在雲(yun) 體(ti) 下部不斷積累的水滴運送到雲(yun) 體(ti) 中部成為(wei) 過冷水滴。雲(yun) 中的下沉氣流可將上部的冰晶、雪花帶到中部,過冷的水滴與(yu) 冰晶或與(yu) 雪花碰撞在一起,反複多次,就形成了冰晶核。冰晶核不斷吸收空氣中冷的水汽,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後形成雹粒。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雹粒時,它就從(cong) 雲(yun) 中落了下來,成為(wei) 我們(men) 所看到的冰雹了。

  “冰雹形成的溫度要比雪形成的溫度高,但要比雨形成的溫度低,冰雹天氣一般在北京地區的多發時間為(wei) 5至10月。”王冀表示,北京每年都會(hui) 發生多次冰雹天氣,不過大多發生在山區及其周邊地區,城區居民看到的冰雹次數相對少些,但這並不意味著冰雹出現的次數少。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信息不是特別發達的時候,連氣象監測站由於(yu) 站點設置數量的限製,也不能記錄下全部的冰雹天氣,不過有記載北京地區曾在一年內(nei) 發生超過30次的冰雹天氣。

  之所以冰雹天氣多發生在北京山區,主要是由於(yu) 冰雹天氣不僅(jin) 與(yu) 天氣係統有關(guan) ,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也很大。“受地形影響,北京山區晝夜溫差大,容易形成對流天氣,特別是在下午或傍晚,對流作用最強,因此這一時間段容易發生冰雹天氣。”王冀解釋道,此次由於(yu) 受到雲(yun) 係由西向東(dong) 運動的影響,所以市區也出現了冰雹天氣。

  相較於(yu) 全國其他地區,北京地區的冰雹天氣並不算多。我國長江以北、燕山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dong) 的地區,是中國冰雹天氣的多發區。而且地形越複雜,冰雹天氣越易發生,比如青藏高原東(dong) 部、雲(yun) 貴高原一帶,這些地區由於(yu) 地形複雜、天氣多變,因此冰雹天氣頻發。

  行人首先要做的是盡快躲避

  和雨、雪相比,冰雹的殺傷(shang) 力顯然大得多。以直徑5厘米左右的冰雹為(wei) 例,其重量約為(wei) 30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當它從(cong) 1000米的高空落到地麵時,它的重力勢能就會(hui) 轉變為(wei) 動能,相當於(yu) 3公斤重的物體(ti) 從(cong) 10米左右的高度下落。考慮到空氣阻力以及上升氣流運動等因素,雖然冰雹威力有所減弱,但是這樣一個(ge) 冰雹砸下來,其破壞力還是可想而知的。

  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汽車,砸傷(shang) 路人,砸死牲畜的情況常常發生。“去年北京地區的某個(ge) 保險公司,因冰雹造成的保險理賠就超過3000萬(wan) 元。”王冀補充道。

  那麽(me) 冰雹襲來時,我們(men) 該如何保護自己?

  王冀建議,一般冰雹天氣的過程比較短,通常隻有2至30分鍾,因此一旦遇上冰雹天氣,行人首先要做的是盡快躲避。

  行人一定要迅速進入室內(nei) 或到堅固的遮擋物下躲避。如果附近沒有合適的遮擋物,那麽(me) 背著風蹲下,雙手抱頭,全力保護頭、胸與(yu) 腹部不受到襲擊。如果隨身攜帶有包、文件夾,可以臨(lin) 時將其放在頭頂。躲避時要觀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險物品,以免被砸到;駕車人員需就近尋找地下停車場或在橋下停車躲避。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