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手機防窺膜保護隱私卻傷了眼睛?是真的嗎?

發布時間:2022-09-11 15:3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手機防窺膜 保護隱私卻傷(shang) 了眼睛?

  專(zhuan) 家表示屏幕過亮或過暗都不利於(yu) 眼健康

  為(wei) 避免隱私泄露,不少市民給手機貼上了“防窺膜”。商家介紹稱,防窺膜從(cong) 側(ce) 麵25度開始防窺,能有效保護個(ge) 人隱私。然而最近,有網友表示,自從(cong) 手機貼了防窺膜,眼睛很容易出現疲勞症狀。還有網友稱,使用防窺膜後,自己的近視加深了。那麽(me) 防窺膜是否真的傷(shang) 眼呢?

  現象

  防窺膜引熱議

  用起來“很累眼睛”

  最近,關(guan) 於(yu) 防窺膜傷(shang) 眼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用了大概兩(liang) 三個(ge) 月,我覺得看什麽(me) 都有點黑影,眼角膜也經常充血。”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不戴眼鏡、視力一直很好,但自從(cong) 手機貼了防偷窺膜,眼睛就很容易出現疲勞症狀。

  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網絡上關(guan) 於(yu) 防窺膜有不少類似的討論。“自從(cong) 用了防窺屏,一學期近視鏡漲了100度。”網友小莓表示,用了快半年防窺膜,總是感覺屏幕不咋亮,眼睛也很酸,“換了正常的膜後感覺手機屏幕超級清晰”。

  有人稱,貼膜後手機的亮度變低了,需要將手機亮度調得很高才能看清屏幕上的內(nei) 容,而這也間接增加了耗電量。

  從(cong) 防窺效果上來看,其隻能防側(ce) 麵。而且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觸屏不夠靈敏的情況,“買(mai) 東(dong) 西支付時,掃描器也不容易識別”。

  淼淼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是在同學的推薦下花28.8元買(mai) 了兩(liang) 個(ge) 防窺膜,兩(liang) 個(ge) 多月後自己就放棄了使用。她表示,雖然防窺膜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隱私,但平時使用時需要多次調整角度才能看清屏幕,很累眼睛,時間長了還會(hui) 頭暈。

  市場

  商家稱傷(shang) 眼是誤讀

  商品從(cong) 側(ce) 麵25度開始防窺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購物平台上防窺膜產(chan) 品不在少數,以“防窺膜”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共顯示出25萬(wan) 個(ge) 搜索結果,價(jia) 格從(cong) 9.9元至250元不等。

  商家宣稱“護眼防窺、超清不傷(shang) 眼、不晃眼”“指紋秒解”,從(cong) 銷量上看,最高月銷達10萬(wan) 單。

  對於(yu) 防窺的原理,商家介紹,手機膜上有一層特殊的噴層,通過類似生活中的百葉窗,以葉片的形式內(nei) 置於(yu) 鋼化層中,像百葉窗開窗和關(guan) 窗一樣,開窗時光線進入室內(nei) ,可以看到外麵的場景,關(guan) 窗時阻隔外界光線,無法看到外界場景。

  商家解釋道,防窺膜也是一樣的,正麵觀看為(wei) 開窗狀態,可以看到屏幕內(nei) 容,側(ce) 麵觀看時為(wei) 關(guan) 窗狀態,通過葉片對光線角度的控製,光線隻會(hui) 沿著原方向返回,不會(hui) 從(cong) 其他角度反射出去。在實現正麵觀看的同時,阻隔側(ce) 麵一定角度的偷窺視線,從(cong) 而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

  也有客服介紹,防窺膜是從(cong) 側(ce) 麵25度開始防窺,能有效保護個(ge) 人隱私。

  有商家也承認,與(yu) 普通膜相比,貼防窺膜後手機確實會(hui) 出現偏暗的情況,可以通過調高手機亮度調節。

  商家同時表示,防窺膜傷(shang) 眼的說法存在一定誤讀,“防窺膜並不會(hui) 傷(shang) 眼睛”。

  說法

  防窺膜是否會(hui) 傷(shang) 眼

  目前缺乏相關(guan) 依據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由於(yu) 眼睛、手機和個(ge) 人隱私的問題與(yu) 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an) ,防窺膜是否傷(shang) 眼便成了大家都比較感興(xing) 趣的話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黃仲委教授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介紹,目前還沒有防窺膜是否會(hui) 傷(shang) 眼的相關(guan) 研究,因此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不過從(cong) 眼健康的角度看,屏幕過亮或過暗都不利於(yu) 眼健康。

  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王樹林則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如商家所說,貼在手機屏幕上的防窺膜利用類似百葉窗的光柵技術,可起到一定的防偷窺和保護個(ge) 人隱私的作用。

  王樹林同時強調,由於(yu) 防窺膜阻擋了一部分手機屏幕的光線,看時間久了確實更容易引起視疲勞。

  文/本報記者 宋霞 統籌/池海波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