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安徽做深做實基層監督 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群眾身邊延伸

發布時間:2022-09-11 15:34: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安徽多措並舉(ju) 做深做實基層監督

  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群眾(zhong) 身邊延伸

  本報記者 楊文佳 自安徽報道

  走進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協作區辦公地點大廳,監督檢查組、審查調查組、廉政教育組辦公室等部門標牌映入眼簾。

  “這個(ge) 協作區於(yu) 2018年8月成立,負責對基層站所、村級‘兩(liang) 委’主要負責人等涉嫌違紀違法線索的初核和審查調查。由縣級紀委監委‘一事一授權’,著力破解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熟人社會(hui) ’監督難等問題。”蒙城縣紀委常委王從(cong) 剛介紹。

  黨(dang) 的力量在基層,治理的難點也在基層。安徽省紀檢監察機關(guan) 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推動監督下沉,增強監督實效,探索形成鄉(xiang) 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基層小微權力信息化監督平台、“背包式”巡察等經驗,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一線、向群眾(zhong) 身邊延伸。

  構建以協作區為(wei) 載體(ti) 和紐帶、縣鄉(xiang) 村上下聯動的立體(ti) 監督網

  “這是協作區成立之前,我們(men) 聯係的鄉(xiang) 鎮紀委查辦的一起案件卷宗材料,除了程序性文書(shu) 和報告,隻有三四份筆錄,幾乎沒有什麽(me) 書(shu) 證。”亳州市譙城區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協作區主要負責人薑強強指著一組照片說。協作區成立後,鄉(xiang) 鎮辦案力量被有效整合,由區紀委監委授權對該案件開展提級辦理、深挖徹查,形成審查卷和調查卷達12冊(ce) ,涉案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受到開除黨(dang) 籍處分,並被移送檢察機關(guan) 。“回訪中,群眾(zhong) 對案件辦理情況非常滿意。”薑強強說。

  “監察體(ti) 製改革後,鄉(xiang) 鎮紀檢監察組織監督對象大幅增加,人少事多且容易受‘熟人社會(hui) ’影響。”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建立協作區,有效整合基層分散的監督執紀力量,各協作區采取交叉、聯合辦案等方式對疑難複雜案件提級辦理,提升了基層辦案質量和幹部監督執紀能力。

  特別是一些垂直管理單位的基層站所,由於(yu) 市縣監督遠、鄉(xiang) 鎮監督權限不夠,“管得了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了”等問題突出,協作區的建立有效消除了這一監督盲區。

  “我始終認為(wei) 受市裏麵垂直管理,協作區管不住我,上邊也不會(hui) 查我,就有種無所顧忌的感覺。”張某某,曾任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譙城分局一中心所負責人。在一次督查中,亳州市譙城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發現張某某違反禁令在工作日午間飲酒,經檢測處於(yu) 醉酒狀態。經報上級紀委監委指定管轄,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依規依紀對其嚴(yan) 肅查處。因還存在公車私用等其他違紀問題,張某某受到嚴(yan) 肅處理。

  近年來,安徽各紀檢監察協作區對縣級紀委監委交辦的問題線索,以及鄉(xiang) 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提請協助辦理的疑難複雜問題線索,采取提級、交叉和聯合辦案等方式,加大問題線索處置力度,有力提升了辦案實效。采訪中,一些基層幹部和群眾(zhong) 表示,協作區發揮近距離監督優(you) 勢,及時查“蠅貪”、懲“微腐”,基層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等問題得到有效遏製。

  2021年以前,蒙城縣紀委監委先後收到10多件反映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孫某某問題的信訪舉(ju) 報件,縣紀委監委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多次交由鄉(xiang) 鎮紀委調查處理,但每次都案結事未了。去年年初,經縣紀委監委授權,聯係相關(guan) 鄉(xiang) 鎮的協作區開始辦理該案,同年3月,孫某某被立案審查調查。

  “經調查發現,孫某某及其家族勢力長期擔任村‘兩(liang) 委’主要負責人,其本人存在私自占用村集體(ti) 土地建房、涉嫌受賄和職務侵占等違紀違法問題,且打擊報複信訪人,當地村民敢怒不敢言。最終縣紀委監委給予孫某某開除黨(dang) 籍處分。”蒙城縣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8月,孫某某因犯受賄罪和職務侵占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8個(ge) 月。

  據了解,各協作區除履行審查調查職責外,還承擔開展監督檢查、廉政教育和督促、協調、幫助所聯係鄉(xiang) 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開展工作等職責。截至目前,安徽省104個(ge) 縣(市、區)共組建389個(ge) 協作區,基本實現全覆蓋,構建了一張以協作區為(wei) 載體(ti) 和紐帶、縣鄉(xiang) 村上下聯動的紀檢監察立體(ti) 監督網,基層監督質效明顯提升。

  建設基層小微權力信息化監督平台,增強監督下沉落地實效

  打開安徽省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台首頁,點擊“在線投訴”,可查看到各村(社區)基層黨(dang) 務村務、惠民資金補貼、小微工程建設等6大類40項省級基本監督事項。

  “家裏農(nong) 田被占壓,之前多次到村裏反映都沒有結果,沒想到在‘監督一點通’平台上留言後,很快就幫我解決(jue) 了!”8月16日,安慶市望江縣紀委監委對今年以來在“監督一點通”平台反映訴求的當事人進行回訪時,賽口鎮南畈村村民黃永平欣喜地說。

  今年年初,黃永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監督一點通”服務平台上反映自己的訴求:“2019年11月左右,因村級道路做維護建設占壓家裏農(nong) 田,我多次到村裏討要公平的處理結果,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收到這條訴求後,賽口鎮紀委立即到黃永平家實地了解,現場查看該戶農(nong) 田占壓情況,並向南畈村反饋有關(guan) 情況。最終,黃永平所在的黃咀壩組通過決(jue) 議,對之前村級建設占壓的土地予以補償(chang) ,南畈村也按協議支付了占壓農(nong) 田將近三年的租金。

  作為(wei) 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台試點省份,安徽在全省16個(ge) 省轄市各選取2個(ge) 縣(市、區)展開試點,引導和發動群眾(zhong) 對公開公示清單進行監督。服務平台收到群眾(zhong) 投訴後,會(hui) 自動分辦至所在地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對反映基層小微權力運行中存在的漠視侵害群眾(zhong) 利益問題,基層紀檢監察機構會(hui) 轉至相關(guan) 責任單位,跟進督促解決(jue) ,倒逼責任落實。

  “我們(men) 推行‘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和‘應公開盡公開’,把權力曬在陽光下,隨時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和投訴。”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部分試點地區還利用服務平台匯集各類監督數據資源,通過數據碰撞、比對分析,從(cong) 中發現問題線索。如望江縣接入縣級職能單位業(ye) 務數據約6.2億(yi) 條,服務平台自動將人口死亡信息與(yu) 發放低保補貼情況進行比對,發現問題線索12798條,核實問題5306個(ge) ,追回資金60.33萬(wan) 元。

  對群眾(zhong) 通過服務平台反映的其他問題,安徽實行全口徑受理,並將政策谘詢、服務群眾(zhong) 類問題一鍵轉至“12345”平台辦理,辦理過程、結果和群眾(zhong) 評價(jia) 都會(hui) 反饋至“監督一點通”服務平台。紀檢監察機構對群眾(zhong) 多次評價(jia) 不滿意的投訴件進行篩選甄別、跟進督辦,查處背後的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等問題,並對普遍性問題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對平台接收的涉及舉(ju) 報控告類反映,則轉為(wei) 自收信訪件按程序辦理。

  “服務平台有力推動基層權力運行透明化、規範化、公正化,讓群眾(zhong) 真正感受到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就在身邊,讓基層黨(dang) 員幹部時刻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促進了基層黨(dang) 員幹部作風轉變。”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7月8日,平台正式上線,實現對安徽省所有縣(市、區)、開發區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省“監督一點通”平台共發布公示信息約163萬(wan) 條,涉及19381家單位和組織。共受理群眾(zhong) 在線投訴15724件,辦理反饋13534件,辦結率86%。

  “背包式”巡察走村入戶,把為(wei) 民服務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

  “多虧(kui) 了巡察組,我們(men) 用水難的問題終於(yu) 解決(jue) 了!”幾天前,六安市霍山縣委第四巡察組組長杜飛接到了東(dong) 西溪鄉(xiang) 楊樹口村村民彭老打來的感謝電話。

  8月初,杜飛帶領組員進駐東(dong) 西溪鄉(xiang) 楊樹口村開展遍訪,深入各村組農(nong) 戶家中話家常、聊政策。“我家自來水管破裂了,反映好幾次都沒能解決(jue) 。”住在楊樹口村附近安置點的彭老一邊說著,一邊帶巡察組走到自家廚房,杜飛打開水龍頭,竟然一滴水也沒有。巡察組沿著破裂水管管道繼續查看具體(ti) 情況,發現安置點附近汙水排放也存在問題。

  保障農(nong) 村飲水安全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一項重要任務。巡察組立即將此問題移交東(dong) 西溪鄉(xiang) 楊樹口村,要求立即整改,不到一周,村裏自來水與(yu) 汙水管道都已經維修完成。

  六安市位於(yu) 大別山北麓,部分群眾(zhong) 生活在偏遠山區,與(yu) 外界接觸較少,問題難以“翻山越嶺”被知曉。自2018年3月起,六安市委對問題比較集中、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村居、站所、衛生院、中小學等基層黨(dang) 組織,開展“拎包即走、開包即巡、收包即改”的“背包式”巡察。

  確定巡察對象後,巡察組成員即刻出發,隨包攜帶政策明白紙、巡察公告、舉(ju) 報小卡片等,“零距離”貼近群眾(zhong) 、走訪基層;以走訪檢查為(wei) 主、材料審查為(wei) 輔,以與(yu) 群眾(zhong) 談心為(wei) 主、與(yu) 幹部談話為(wei) 輔,吃住都在群眾(zhong) 家裏,撤點時交納夥(huo) 食費和住宿費;推動立巡立改,提高問題整改和線索查辦效率,力求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村級‘背包式’巡察中發現的關(guan) 係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問題堅持立巡立改,對共性問題要求各村舉(ju) 一反三專(zhuan) 項整改,努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霍山縣紀委監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霍山村級“背包式”巡察走訪群眾(zhong) 1036戶,開展談心談話794人次。

  “背包式”巡察帶來的變化,霍山縣大化坪鎮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葉中庭深有感觸:“他們(men) 第一次背著包來敬老院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是幹啥的,就搬著小板凳跟我們(men) 坐一起聊天嘮家常。沒過多久,我們(men) 這裏就開始了很多建設改造。”

  回想起2019年9月對敬老院開展“背包式”巡察時的情景,霍山縣委第六巡察組成員王嘉浩說:“大化坪鎮敬老院依山勢而建,院內(nei) 高低落差有兩(liang) 三米,坡道長且兩(liang) 邊無任何防護裝置,安全隱患很大。廁所位置不合理,幾十位老人用一個(ge) 廁所,還要走一兩(liang) 百米。”巡察組向大化坪鎮黨(dang) 委反饋意見後,鎮民政辦立即進行整改。當年年底,敬老院新建了無障礙廁所、健身設施和淨水設備,坡道兩(liang) 旁也裝上了安全護欄,老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背包式’巡察真正走到基層一線、群眾(zhong) 身邊開展監督,較好地解決(jue) 了常規巡察巡不到、巡不深、巡不透問題,更有效地促進基層黨(dang) 組織提升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六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shu) 記、監委代主任李敏說。

  “我們(men) 將以紀檢監察協作區體(ti) 製創新、‘監督一點通’平台渠道創新以及‘背包式’巡察方法創新等製度化規範化建設為(wei) 抓手,持續做深做實基層監督,推動基層治理體(ti) 係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