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尼書畫家雲端揮毫潑墨共迎中秋
中新社昆明9月10日電 (胡遠航 繆超 羅婕)同一輪明月,同一個(ge) 世界。10日,正在進行的“2022年‘花好月圓’中秋文化交流活動走進印尼”活動中,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ya) 兩(liang) 國的書(shu) 畫家們(men) ,以書(shu) 畫會(hui) 友、以筆墨傳(chuan) 情,用“雲(yun) 端”雅集的形式共慶中秋佳節。
此次活動由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主辦,中國新聞社雲(yun) 南分社承辦,旨在以中秋節為(wei) 載體(ti) ,向全球華僑(qiao) 華人及國際友人傳(chuan) 遞花好月圓的美好祝福。活動的海外舉(ju) 辦地印度尼西亞(ya) 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huo) 伴”,也是華僑(qiao) 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雲(yun) 南作為(wei) 連接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前沿門戶和輻射中心,與(yu) 印尼交往頻繁,合作密切。
在活動的重頭戲——濃情中秋·賞月活動中,中央文史研究館書(shu) 畫院研究員、雲(yun) 南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主席沈健,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雲(yun) 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理事兼中國畫藝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肖凡,以及印度尼西亞(ya) 著名華人書(shu) 法家魏新進、歐陽文植等,在昆明大觀樓、雅加達兩(liang) 地,以雲(yun) 傳(chuan) 情,揮毫潑墨,寄情同一輪明月。
肖凡以《滇池秋月》為(wei) 題,水墨打底、略施淡彩,創作一幅寬30厘米、長500厘米的中國畫(手卷)寫(xie) 意作品,描繪“天下第一聯”大觀樓長聯中“四圍香稻,萬(wan) 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的滇池美景和彩雲(yun) 追月、花好月圓、月滿滇池的美好畫麵。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古往今來的中秋之夜,人們(men) 都會(hui) 圍繞著天空中那輪圓月舉(ju) 辦祭月、拜月、賞月等一係列活動,以月之圓期盼人之圓。文人雅士更是喜歡借此機會(hui) 以琴棋書(shu) 畫共佳節。”肖凡稱,能和印尼友人一同再續古人的風雅之情,讓他尤為(wei) 感動。也希望此次活動能引發更多海內(nei) 外華僑(qiao) 華人及所有心懷美好之人的共鳴。
沈健、魏新進、歐陽文植三位書(shu) 法家以筆墨傳(chuan) 情,進行一場跨越山水的中秋筆會(hui) ,以書(shu) 法之形,展現詩詞之美。
“名樓邀勝賞,邦誼煥中秋。對飲瑤台月,傾(qing) 心素士遊。登臨(lin) 翔壯思,起舞媚仙儔(chou) 。良夜欣無負,星垂碧漢流。”沈健表示,希望如詩中所言,能和更多國際友人一同欣賞中國名樓大觀樓,加深彼此間的了解,讓情誼更加深厚綿長。
魏新進、歐陽文植揮毫寫(xie) 下“月圓彩雲(yun) 南 情滿雅加達”,表達對印尼及中國兩(liang) 國的美好祝福。“中國書(shu) 法既有線條、氣韻之美,又蘊含‘和睦’的觀念,已成為(wei) 印尼和中國兩(liang) 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橋梁。”歐陽文植介紹,近年來,包括眾(zhong) 多華人在內(nei) ,越來越多印尼民眾(zhong) 喜歡上書(shu) 法,進而走進當地的孔子學院學習(xi) 中文。
“期待此次中秋雅集活動能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書(shu) 法,愛上印尼文化。”歐陽文植說。
此次雲(yun) 端雅集通過一係列可觀、可感、可體(ti) 驗的活動再續風雅之情,也引發眾(zhong) 多網友追捧。活動還在線發起飛花令,以攝影的形式追尋不同國別、不同場景、不同視角下的明月,傳(chuan) 遞“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美好寓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