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繃緊秋季抗旱這根弦

發布時間:2022-09-13 10:58: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水利部發布汛旱情通報,受降雨偏少及長江幹流水位偏低影響,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9月6日14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7.96米,達到枯水藍色預警標準。顯然,雖已過傳(chuan) 統的“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關(guan) 鍵期,但抗旱工作還沒到能鬆口氣的時候,要繃緊“抗大旱、抗長旱”這根弦,繼續抓好抓實秋季抗旱工作。

  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少雨,江河來水偏少,水位持續走低,旱情發展十分迅速。應對旱情,水利部實施了“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zhuan) 項行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旱區群眾(zhong) 飲水、大牲畜飲水和農(nong) 作物灌溉用水需求。然而,據預測,9月份長江中下遊和洞庭湖、鄱陽湖地區旱情將持續發展,抗旱形勢依然嚴(yan) 峻。

  抗旱保灌,關(guan) 乎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當前正值秋糧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階段,長江流域是我國糧食重要產(chan) 區,特別是秋糧所占比重更大,容不得半點疏忽。各級水利部門要密切關(guan) 注旱情,深刻認識當前旱情的嚴(yan) 峻性,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采取堅決(jue) 有力措施,將旱情影響降到最低。

  旱情和汛情一樣,大意不得。應對還在持續的旱情,任何環節都不可鬆懈。水利部門要聯合旱區各省份根據水文氣象預報信息,堅持“預”字當先、“實”字托底,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秋季抗旱各項準備。特別要按照會(hui) 商部署,圍繞持續發展的旱情,樹立“抗大旱、抗長旱”思維,以確保旱區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yang) 殖、大牲畜飲水和秋糧作物灌溉用水為(wei) 目標,精準掌握人畜飲水和作物灌溉用水需求。隻有做到防患於(yu) 未然,才能不斷築牢秋季抗旱的責任堤壩,有效提高旱區防災減災的綜合水平。

  科學精準調度水利工程是抗旱的有效手段。要結合流域降雨、來水情況,預籌水資源,適時開展以三峽水庫為(wei) 核心的長江上遊幹流水庫群、洞庭湖“四水”幹支流水庫群、鄱陽湖“五河”幹支流水庫群抗旱調度,為(wei) 抗旱提供水源保障。還要完善抗旱預案和用水計劃,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水,確保城鄉(xiang) 飲水安全,保障秋糧豐(feng) 收。

  秋季抗旱,事關(guan) 重大。各級水利部門和相關(guan) 地區務必克服麻痹思想、僥(jiao) 幸心理,繼續匹配抗旱關(guan) 鍵期的機製、節奏和措施,充分考慮旱情變化,優(you) 化完善應急預案,把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要求落到實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