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尋味中華】德州扒雞:火車美食“頂流”“快”時代下謀翻紅

發布時間:2022-09-15 10: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德州9月15日電 題:德州扒雞:火車美食“頂流”“快”時代下謀翻紅

  中新社記者 沙見龍

  在中國坐過綠皮火車的人,都有這樣的記憶:凡是火車經過德州站,站台上的售貨車必被乘客圍得水泄不通,隻為(wei) 了買(mai) 一隻德州扒雞,饋贈親(qin) 友或飽腹解饞。德州扒雞一時風光無兩(liang) ,堪稱火車美食“頂流”,連山東(dong) 德州都借著扒雞而全國聞名。

  德州扒雞乃“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觀其形,雙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於(yu) 口中交叉而出,形鴨鳧水麵;嚐其味,不必用力,稍一拽便能將骨肉分離,入口輕抿,香、糯、軟、嫩,骨頭連肉酥在嘴裏。

  1702年,清康熙帝南巡途徑德州,在品嚐德州扒雞後稱讚“真乃神州一奇也”。自此,德州扒雞被欽定為(wei) 禦用貢品,借力宮廷文化名揚大江南北。

  傳(chuan) 承多年,德州扒雞店鋪如雨後春筍,製作技藝也日臻完善。1953年,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德州市食品公司正式組建。1956年,德州市13家傳(chuan) 統老店和數十位扒雞傳(chuan) 人“百脈歸宗”,一起並入該食品公司,“百年老湯,薪火相傳(chuan) ”,德州扒雞背後的深厚曆史文化也得以延展。

  “德州扒雞需先造型,全身塗抹蜂蜜,素油烹炸上色,使其金黃透紅,色若琥珀。”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運營中心副總監宋鵬告訴記者,扒,講究“大火煮、小火燜,文武有序”,以確保老湯中的營養(yang) 不流失,促進料香與(yu) 肉香完全融合,直至醇香入骨方可出鍋,“最大的賣點是酥爛,火候到位的扒雞整雞可脫骨,甚至連骨頭都是酥的”。

  二十世紀初,津浦鐵路(今京滬鐵路)和石德鐵路(石家莊-德州)全線通車,使得德州成了彼時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鹹鮮、骨酥、味美的德州扒雞成了無數差旅人旅途餐點、饋贈親(qin) 友的“頂流好物”。順著鐵道北上南下,德州扒雞以火車美食界“當家花旦”的身份步入了經營興(xing) 盛期。

  從(cong) 1956年公私合營,到2010年實現整體(ti) 車間現代化改造,“中華第一雞”也帶著傳(chuan) 統技藝“飛入”現代化工廠。現代化的生產(chan) 和檢測設備讓其產(chan) 量大幅提升。2006年德州牌注冊(ce) 商標被認定為(wei) “中華老字號”;2014年,德州扒雞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隨著中國高鐵的興(xing) 起,作為(wei) 曾經綠皮火車美食“頂流”的德州扒雞在這個(ge) “快時代”,如何繼續“紅”下去,成為(wei) 企業(ye) 管理思考的問題。

  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文敏坦言,時代的變遷讓消費場景和消費人群出現差異。綠皮火車時代,人們(men) 生活水平較低,“再窮不能窮路上”的理念讓人們(men) 習(xi) 慣在火車上購買(mai) 並品嚐扒雞;而在高鐵時代,人們(men) 的生活水平提高,“德州扒雞應該會(hui) 有更廣泛的消費場景,而不是局限於(yu) 旅途之中”。

  目前,德州扒雞已經形成以扒雞為(wei) 主導,集雞副品、肉熟食等食品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品群,擁有德州、青島兩(liang) 大生產(chan) 加工配送中心,並已實行主要覆蓋山東(dong) 及京津冀地區的線下銷售渠道以及麵向全國的“直營+經銷”銷售模式。

  因食品保鮮而導致的銷售半徑較小等問題,成為(wei) 德州扒雞“破圈”的首要難題。從(cong) 鐵路“飛”入更多消費場景,“中華第一雞”首先需要克服“距離”難關(guan) ,電商帶貨、保鮮技術和銷售方式升級成為(wei) 關(guan) 鍵。李文敏稱,從(cong) 真空扒雞到鮮扒雞,再到氮氣包裝扒雞,不同保質期產(chan) 品的推出,讓以電商為(wei) 平台“展翅”的德州扒雞“飛”得更廣。

  如今,在中國華北華東(dong) 地區,德州扒雞銷售終端有500餘(yu) 家,去年,扒雞產(chan) 品線上銷售突破800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整體(ti) 銷售額約7億(yi) 元。眼下,該公司已遞交招股書(shu) ,擬在滬市主板上市。“作為(wei) 老字號,我們(men) 不希望做一時的網紅,而是成為(wei) 長久的中堅者,做出一個(ge) 曆久彌新的產(chan) 品。”李文敏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