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斷夯實“強基計劃” 中國足球亟需“源頭活水”

發布時間:2022-09-21 10:16:00來源: 工人日報

  “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名單公布——

  中國足球亟需“源頭活水”

  近日,國家體(ti) 育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公布“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的通知》,北京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蘇州市、杭州市、梅州市和西安市獲評“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真正促進中國足球水平提升,必須以發展青少年足球為(wei) 重點,努力擴大足球人口,形成自身特有的足球文化,久久為(wei) 功地做大做強足球發展塔基,不斷夯實中國足球的“強基計劃”。

  構建重點城市是抓手

  上周末,北京市第十六屆運動會(hui) (青少年競技組)足球比賽收官。在男子乙組(14~15歲)的決(jue) 賽中,海澱隊與(yu) 懷柔隊展現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兩(liang) 隊在常規時間戰至1比1。其後的點球大戰中,海澱隊的門將表現不俗,兩(liang) 次將對方球員的點球撲出,幫助球隊驚險奪冠。

  此次市運會(hui) 上足球項目的激烈競爭(zheng) ,是北京足球運動近年來蓬勃開展的一個(ge) 縮影。憑借紮實的青訓力量、較好的場地和教練條件等優(you) 勢,北京得以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

  今年1月,國家體(ti) 育總局已公布“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名單。40多個(ge) 申報城市中,上海、成都、武漢、深圳、廣州、長春、重慶、大連和青島9市脫穎而出,成功入圍。

  不過,被評為(wei) 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並不意味著進入了“保險箱”。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將建立督導評估機製,每年組織專(zhuan) 家組對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效果進行評估。

  發展青少年足球是核心

  先後兩(liang) 批公布的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如何扛起以點帶麵的重任,推動中國足球水平整體(ti) 提高,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

  青少年足球是中國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也一直是中國足球的痛點。此次評估指標體(ti) 係的核心就是青少年足球,所占總比重超過60%。據了解,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將設置青訓總監,選優(you) 配強高水平教練員,提高優(you) 秀足球苗子成材率。

  對此,北京市足協副秘書(shu) 長陳長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一直將青少年視為(wei) 推動全市足球運動發展的重點。“本屆市運會(hui) 進行期間,市足協專(zhuan) 門安排了專(zhuan) 家評估組觀察評估小球員們(men) 的表現,以選拔優(you) 秀人才。”

  據介紹,目前北京已基本建成係統的男女各年齡段各級青訓中心梯隊。截至去年底,共開展138期集訓,3208人次直接參與(yu) 其中,為(wei) 北京市代表隊、國少、國青、國家隊輸送了大量的後備人才。

  今年7月,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啟動儀(yi) 式在杭州舉(ju) 行。這項賽事以打造覆蓋麵最廣、參與(yu) 人數最多、競技水平最高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為(wei) 目標,取得了廣泛的社會(hui) 影響。

  擴大足球人口是關(guan) 鍵

  近年來,中國足球整體(ti) 水平持續下滑,尤其是國字號球隊成績屢創新低。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這與(yu) 此前過於(yu) 重視競技足球板塊,而社會(hui) 足球開展不夠,足球運動沒有得到廣泛普及密切相關(guan) 。一個(ge) 最直觀的數據就是,目前中國足協注冊(ce) 青少年球員不足7000人,僅(jin) 為(wei) 日本60萬(wan) 注冊(ce) 青少年球員的1.2%。

  對此,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要振興(xing) 中國足球,關(guan) 鍵在於(yu) 擴大足球人口。“沒有充分的金字塔底,拔尖的人才也就更少。隻有大力普及足球運動,才有可能遴選更多的足球人才,切實提高足球水平。”

  在先後入圍的兩(liang) 批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中,記者也看到了不盡相同的足球普及和發展路徑。例如大連、延邊、梅州等城市能夠躋身足球發展重點城市行列,就在於(yu) 足球項目的深厚底蘊和廣泛開展,已經形成了極具自身特色的足球文化。

  在促進足球項目的普及上,全國校園足球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劉江南建言,社會(hui) 足球發展要下沉到基層,積極建立街道(鄉(xiang) 鎮)、社區(村)等基層足球社會(hui) 組織,同時加快建設一批貼近社區、臨(lin) 近居民的足球場地設施,營造濃厚的足球氛圍。

  在陳長紅看來,真正提高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普及是基礎,“隻有堅持普及基礎上的提高,才能做大做實塔基,為(wei) 中國足球源源不斷提供後備競技人才。”

  劉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