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泰: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全球化競爭階段
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 (記者 張芹)“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競爭(zheng) 已經開始,以足夠的研發投入確保產(chan) 品和企業(ye) 保有持續較強的技術支撐能力,這是立足強者之林的必然選擇。”在23日舉(ju) 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理事長陳清泰表示,中國車企應重視汽車價(jia) 值鏈、供應鏈重構的機會(hui) ,取得核心技術突破,提升競爭(zheng) 力。
陳清泰介紹,中國於(yu) 2011年便推進了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化,換道先行為(wei) 中國車企贏得了難得的先發效應。過去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進步,產(chan) 銷量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從(cong) 政策和市場雙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為(wei) 主的新的發展階段。
但陳清泰強調,汽車革命仍在進行之中,中國仍然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和問題。他表示,隨著汽車革命的縱深推進,汽車已由典型的機械產(chan) 品轉化為(wei) 機械產(chan) 品基礎上的移動智能終端,汽車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服務軟件越來越豐(feng) 富。最終應該實現智能汽車、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協同融合,以此來造福居民、改變社會(hui) 。
“汽車屬性和定義(yi) 的變化,使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範疇發生了很大變化。”陳清泰認為(wei) ,當前傳(chuan) 統的汽車零部件體(ti) 係正麵臨(lin) 重構,應抓住這個(ge) 機會(hui) 窗口,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陳清泰表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產(chan) 銷將達到1500萬(wan) 輛,保有量達到8000萬(wan) 輛,新車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達到70%。他認為(wei) ,這個(ge) 預測如果要變成現實,涉及到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支持、高新技術的助力、產(chan) 業(ye) 鏈的調整改造、標準法規的建立和調整等。因此,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有序推進,鼓勵跨學科、跨產(chan) 業(ye) 、跨所有製和跨國的交流與(yu) 合作至關(guan) 重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