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雙創”帶來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2-09-27 10:3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07年公司成立,2009年虧(kui) 損嚴(yan) 重,2010年慢慢恢複元氣,在設備智能運維領域進行技術攻關(guan) 。2015年開始,公司從(cong) 提供單一產(chan) 品到提供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逐步轉型創新,在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氛圍中,公司迎來發展機遇。”和“雙創周”一起走過8年,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衛華見證了團隊的進步,也見證了“雙創”帶來的發展新動能。

  9月15日至21日,2022年全國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活動周(以下簡稱“雙創周”)舉(ju) 辦,400多名創業(ye) 創新代表來到安徽合肥主會(hui) 場,近2500萬(wan) 人線上線下參與(yu) 活動,感受“雙創”魅力。

  “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現象的數字化重現。大家可以通過數字地球沉浸式瀏覽信息,‘觸摸’地球,了解地球上發生了什麽(me) 。”中科星圖副總裁劉源浩拿最近研發的“星圖地球”平台來舉(ju) 例說明場景創新,通過數字地球,旅行博主可以分享旅行足跡,地理教師可以帶學生了解祖國的大好山川,自媒體(ti) 創作者可以進行社交分享。

  數字經濟時代到來,場景創新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心的創新範式,進入政府和創業(ye) 者的視線,也成為(wei) 科創成果應用落地的載體(ti) 平台。

  “雙創周”中國(合肥)首屆場景創新峰會(hui) 發布了《中國場景創新體(ti) 係報告2022》,提出5D-8T場景創新體(ti) 係。“5D”指場景誕生的消費、社會(hui) 、城市、產(chan) 業(ye) 、數字基礎設施應用,“8T”指支撐場景的人工智能、無人機器、雲(yun) 計算、先進網絡、虛擬現實、未來探索、衛星技術等技術群。今年5月,合肥成立全國首個(ge) 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為(wei)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模式提供測試驗證、首試首用的創新環境。

  “場景創新主要是從(cong) 政府側(ce) 發力,通過市場化運作搭建平台,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對接入口,進而實現技術轉化、成果落地,彌補一些市場失靈的情況。”合肥市發改委主任拱豔介紹。

  “合肥是硬科技的創新熱土,我們(men) 能夠快速落地合肥市高新區並取得好的發展,得益於(yu) 政府科學精準的對接服務和場景創新的政策引導。”劉源浩感慨。2021年11月,中科星圖GEOVIS數字地球全球總部項目落地合肥,今年2月,四家子公司入駐高新區。龐大的在線地球儀(yi) 的構建,需要大量數據處理能力。有了政府部門的場景平台加持,中科星圖找到新的技術突破點和應用方向,多款項目進入研發和合作清單。其中,和中國科大團隊合作的三維神經渲染技術已經開始前期工程化應用。

  “是創新創業(ye) 鑄就了我們(men) 的生命線。”聶衛華說。從(cong) 幾十人的創業(ye) 團隊做起,一路走來,聶衛華帶領“容知日新”團隊完成了傳(chuan) 感器核心元器件、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數據采集、工業(ye) 大數據、AI算法、診斷模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完整技術布局。

  今年3月1日淩晨,北京冬殘奧會(hui) 開幕前夕,“容知日新”的在線監測係統發出報警——一家承擔冬殘奧氫能供保任務的企業(ye) 的一台機泵突發故障。收到預警,對方僅(jin) 用了5分鍾便排除險情。“這些年,從(cong) 底層硬件設備到上位軟件、智能算法再到診斷服務等環節,克服難題、應對壓力困惑是家常便飯,走創新轉型路,就是要堅持初心,真正為(wei) 用戶創造價(jia) 值、解決(jue) 問題。”聶衛華說。

  在“新技術助力自立自強展區”,大連銘雲(yun) 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高防護性輕質滑雪頭盔極具科技元素和觀賞性,頗具吸引力。頭盔重量隻有700克左右,曾亮相北京冬奧會(hui) 。公司總經理石雲(yun) 峰是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後,參加項目研發近10年。在他看來,高校出來的創業(ye) 者精通技術,但容易陷入學術思維,其實,成果轉化的前提是準確把握技術和市場需求的平衡點。

  “前些年,我們(men) 到全國各地聯係行業(ye) 企業(ye) 加入,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量子離現實生活很遠。”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輝博士渴求更多技術人才。其實,國際上已有超過200家量子計算企業(ye) 。2018年,“本源量子”牽頭成立國內(nei) 首個(ge) 量子計算產(chan) 業(ye) 聯盟,近40家企業(ye) 加入;2021年10月,CCF(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量子計算專(zhuan) 業(ye) 組正式成立。在公司參與(yu) 協辦的CCF“司南杯”量子計算編程挑戰賽上,國內(nei) 外有670餘(yu) 支隊伍參賽,很多好想法來源於(yu) 大學生和愛好者,這堅定了張輝發力成果轉化的決(jue) 心。國內(nei) 首個(ge) 自主研發的可交付使用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源、國內(nei) 首個(ge) 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測控一體(ti) 機、國內(nei) 首個(ge) 基於(yu) 工程化量子計算機的雲(yun) 平台、首款國產(chan) 量子計算機操作係統本源司南……公司創下多個(ge) 從(cong) 0到1的紀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院士說,近年來,我國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攻關(guan) 能力、引領動員全社會(hui) 創新資源的組織方式麵臨(lin) 新挑戰。需要發揮更多企業(ye) 和社會(hui) 力量在前沿突破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方麵的作用,迅速抓住產(chan) 業(ye) 發展先機。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則呼籲,依托協會(hui) 和聯盟等平台,加強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和人才鏈協調,讓研究所、政務機構和企業(ye) 緊密聯係,形成產(chan) 學研合力。

  創業(ye) 企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孵化體(ti) 係和精準的政策。“雙創周”主會(hui) 場所在的合肥高新區累計建設眾(zhong) 創空間33家、孵化器36家,已經孵化企業(ye) 4000餘(yu) 家。

  隨著創新平台、科技金融、企業(ye) 培育、產(chan) 融配套等體(ti) 係的實施,該區改創業(ye) 扶持政策漫灌為(wei) 滴灌,連續8年提出,“創新創業(ye) ”政策資金不低於(yu) 可用財力的40%,為(wei) 中小企業(ye) 創業(ye) 者紓困。

  “雙創周”期間,29歲的李彥敏來到會(hui) 場和論壇聆聽分享演講。前不久,他剛拿到一家上市公司和高新區的上千萬(wan) 元天使輪融資。他創辦的合肥威達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於(yu) 今年5月入駐合肥高新區中安創穀科技園,一體(ti) 配套的辦公、生活設施及房租減免政策吸引了他。

  他覺得,對初創型中小企業(ye) 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產(chan) 業(ye) 孵化政策、資金支撐至關(guan) 重要,這讓企業(ye) 發展少了後顧之憂,更有底氣投身新型電力係統建設,自己也能放開手腳在家鄉(xiang) 做一番事業(ye)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