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黨委委員錢素雲 “我們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黨(dang) 委委員錢素雲(yun)
“我們(men) 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二十大代表風采)
本報記者 王昊男
一頭短發、走路帶風,錢素雲(yun) 說話不急不慢、條理清晰。她已年近60歲,但每天的工作仍安排得很滿。
“生死一線,須臾不能耽擱,微末不可馬虎。”作為(wei)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黨(dang) 委委員、重症醫學科名譽主任、內(nei) 科教研室名譽主任,錢素雲(yun) 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與(yu) 死神較量。
重症監護病房,被稱為(wei) 沒有硝煙的戰場。醫院各個(ge) 科室的危重症患兒(er) ,都會(hui) 被送到這裏。從(cong) 醫近40年,2萬(wan) 餘(yu) 名危重症患兒(er) 在她的救護下重獲新生。
重症醫學,風險高、強度大,對知識麵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考驗。腫瘤並發症、意外傷(shang) 害、各種罕見病……麵對各種危重病症,錢素雲(yun) 帶領團隊憑借高超的醫術,為(wei) 患兒(er) 帶來生命的曙光;用醫者仁心,幫他們(men) 重燃生活的希望。“每個(ge) 患兒(er) 背後,都是一個(ge) 家庭。我們(men) 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錢素雲(yun) 說。
13歲的小明,家在大山深處,5年前出現陣發性雙腳劇痛,輾轉多地就醫,一直沒有緩解。2022年初,他在北京兒(er) 童醫院確診為(wei) 法布雷病。小明所患的這種罕見病,目前雖有特效藥,但費用較高,且需長期用藥,患兒(er) 和家人對治療都缺乏信心。
“我們(men) 不僅(jin) 要治病救人,還要幫他們(men) 打開心結,尋找希望。”小明住院期間,錢素雲(yun) 和她帶領的團隊不僅(jin) 在治療上盡心盡力,還積極對其進行情緒疏導、幫助申請救助基金,並聯係當地有關(guan) 部門安排後續治療。在錢素雲(yun) 和團隊的精心救治下,孩子目前已經回到學校。
除日常工作外,作為(wei)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兒(er) 科重症醫學專(zhuan) 家、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成員,錢素雲(yun) 先後10餘(yu) 次臨(lin) 危受命,參與(yu) 全國各地突發公共事件的危重症患兒(er) 救治行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積極參與(yu)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修訂和多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兒(er) 的線上會(hui) 診工作。
“醫學是一個(ge) 不斷進步的過程,還有很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men) 探索。”錢素雲(yun) 承擔了大量醫學教研工作,目前指導著22名學生。錢素雲(yun) 身上似乎有一種力量,讓她永葆激情,不知疲倦。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更多患兒(er) 帶著笑臉回家。”錢素雲(yun) 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衛生係統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榮譽稱號。但要問哪個(ge) 稱號在她心裏最重,“共產(chan) 黨(dang) 員!”她不假思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