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下“鹽湖城”特色農牧業為民增收
中新網西寧9月29日電 題:昆侖(lun) 山下“鹽湖城”特色農(nong) 牧業(ye) 為(wei) 民增收
作者 孫睿 景桂珍
“自打合作社成立起,我就拿出家裏僅(jin) 有的2萬(wan) 元入了股,不僅(jin) 成為(wei) 了合作社的社員,還能在家門口上班,一個(ge) 月有5000多元穩定的工資,比外麵打工強多了。”地處昆侖(lun) 山下的青海省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紅柳村村民李光榮日前對記者說。
“格爾木”為(wei) 蒙古語音譯,意為(wei) “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昆侖(lun) 山下,柴達木盆地南緣。60多年前因青藏公路的修築而興(xing) 起,現已發展為(wei) 青藏甘新四省(區)的交通樞紐節點,是穩藏固疆的戰略支點,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青海節點的開放前沿和出入口,也是青海省“西融兩(liang) 廊、東(dong) 聯一帶”向西開放的重點地區。同時,格爾木轄區內(nei) 的察爾汗鹽湖、東(dong) 西台吉乃爾礦區,其麵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中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因此也被稱為(wei) 中國“鹽湖城”。
據介紹,十年來,格爾木市加大農(nong) 畜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改革,因地製宜,通過發展“農(nong) 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新型業(ye) 態和經濟主體(ti) ,利用電商平台和網上商城,加快全市特色農(nong) 業(ye) 向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步伐。
有機畜牧產(chan) 品銷往全國各地
唐古拉山牛羊肉以其得天獨厚的特色一直深受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唐古拉山鎮多爾瑪村的布群拉尕和家人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在他的記憶裏,家鄉(xiang) 的牛羊在每年出欄時,都要從(cong) 沱沱河宰殺,雇傭(yong) 大車拉到西藏拉薩、安多、那曲、格爾木等地銷售,因為(wei) 沒有固定的銷售點,隻能跟車到各地市場附近蹲點銷售,需求量大的時候會(hui) 和別人簽訂合同,但往往也有賒賬、賴賬的事情發生。
“那時候銷售價(jia) 格很低的,一趟銷售流程下來需要很多的前期墊付資金,人力上也是非常大的消耗。”布群拉尕說。
2004年11月,布群拉尕隨唐古拉山鎮6個(ge) 牧業(ye) 村的128戶牧民,搬往420公裏外格爾木市南郊新建的長江源村定居點。隨著牧區生活向城市轉變,2017年4月,布群拉尕聯合仁措等富有發展頭腦的牧民在長江源村開辦起了格爾木崗尖番巴商貿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牛羊肉、酥油、奶酪、奶油等畜牧加工產(chan) 品。隨著公司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規模日益壯大,公司牛羊生產(chan) 總規模超過2萬(wan) 頭,牛羊肉產(chan) 品超過1200噸/年,並采用保障產(chan) 品源頭、保留原產(chan) 地完整、保護羊源品種、保證產(chan) 品品質的“四保”模式,利用電商平台和網上商城,讓北京、上海、江蘇等全國各地的人們(men) 品嚐到了高品質、宜健康、更鮮美的草原生態牛羊肉。
仁達合作社:樂(le) 了遊客富了農(nong) 民
郭勒木德鎮紅柳村仁達合作社200公頃土地大部分是沙地和堿性地,初期主要種植枸杞。隨著全市農(nong) 產(chan) 品結構調整,2015年,為(wei) 保證沙地和堿性地能種出高產(chan) 高效果蔬,仁達合作社負責人先後去東(dong) 北、安徽參觀學習(xi) 大棚果蔬的種植,走上了戈壁荒漠沙土、鹽堿地土壤改良之路。
作為(wei) 第二批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之一的紅柳村短短幾年間在尋求發展致富的路上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村裏建立的仁達合作社也已成為(wei) 格爾木標準化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的先行典範。他們(men) 將村裏的沙地利用起來,買(mai) 枸杞苗、修水渠、種枸杞、種玫瑰,穩步推進基礎農(nong) 作物發展,將小麥、油菜籽、土豆、玫瑰花等種子撒在了20公頃的戈壁灘上。
如今,紅柳村仁達合作社已逐漸形成了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觀光采摘、休閑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多功能生態農(nong) 業(ye) 旅遊園區。其多維度立體(ti) 式發展,讓紅柳村農(nong) 民享受到合作社帶來的紅利,收入不斷提高。
“綠色+有機”發展農(nong) 業(ye) 新篇章
格爾木市在穩步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還重點圍繞枸杞製幹、加工、產(chan) 品研發等關(guan) 鍵環節,積極培育龍頭企業(ye) ,逐步完善和健全產(chan) 業(ye) 鏈條,目前已建成集篩選、烘幹、色選為(wei) 一體(ti) 的加工企業(ye) 6家,年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從(cong) 農(nong) 戶零散種植到形成規模化產(chan) 業(ye) ,再到進行深加工出口,格爾木市枸杞產(chan) 業(ye) 走向了國際市場,為(wei) 種植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從(cong) 事有機枸杞的種植、加工與(yu) 銷售的格爾木億(yi) 林枸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於(yu) 2007年10月成立,擁有有機枸杞基地1萬(wan) 餘(yu) 畝(mu) ,現年產(chan) 300多噸有機枸杞,80%出口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連續8年枸杞出口額位列青海省第一,占全省枸杞出口額50%以上。
“作為(wei) 國內(nei) 首張中國有機枸杞產(chan) 品認證證書(shu) 所有者,我們(men) 一直致力於(yu) 生產(chan) 純天然有機枸杞。多年來也獲得了多項榮譽,這也增強了我們(men) 企業(ye) 對發展綠色有機枸杞的信心。”該公司負責人說。
格爾木官方表示,“綠色+有機”已經成為(wei) 農(nong) 牧業(ye) 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格爾木市將在奮力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上下功夫、出實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