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福州“村童媽媽”助就業 全職媽媽家門口“上崗”

發布時間:2022-10-10 11: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10月8日電 (彭莉芳)從(cong) 全職媽媽到推拿技師,再到童裝店店員,家住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的鮑梅仙,這兩(liang) 年經曆的不僅(jin) 是職業(ye) 的轉變,更是底氣與(yu) 自信的提升。

  顧家增收兩(liang) 不誤

  二十多年前,鮑梅仙從(cong) 南平的小鄉(xiang) 村到福州打工定居,組建家庭。這兩(liang) 年,隨著孩子長大,想為(wei) 家庭分擔經濟壓力的她,苦於(yu) 自己“沒手藝”,對找工作一事束手無策。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年,她參加了所在社區村童媽媽聚樂(le) 部開設的肩頸舒緩服務課程。五期的課程學完,她取得推拿師資格證,成為(wei) 村童媽媽肩頸舒緩服務隊一員,時常跟著服務隊走進“村童媽媽”的共建單位,為(wei) 員工提供午休時段的肩頸舒緩服務。

  “不僅(jin) 增加收入,也不影響照顧家庭。”這份工作給了鮑梅仙久違的自信。在取得推拿師資格證之前,她坦言世界“隻有巴掌大”,如今“不僅(jin) 有了技能也有了勇氣”。這個(ge) 月,她主動應聘童裝店,重新起步的職場生活讓她直言“忙碌又充實”。

  鮑梅仙並非個(ge) 例。自村童媽媽聚樂(le) 部2020年開設免費技能培訓誌願服務項目以來,通過精準鏈接當地婦聯、社區及社會(hui) 資源,前後為(wei) 失業(ye) 或待業(ye) 的進城務工女性開展多期免費職業(ye) 技能培訓,涉家政、美容師、電工、推拿按摩等職業(ye) 工種,累積吸引155人參加。其中55名失業(ye) 人員考取人社部門認定的從(cong) 業(ye) 資格證書(shu) ,並經由村童媽媽推薦到相應的企業(ye) 與(yu) 工作室。“村童媽媽聚樂(le) 部”茶會(hui) 站點被福州市婦聯評為(wei) 福州市“巾幗誌願十大優(you) 秀站點”,並推薦獲評2021年福建省誌願服務創新大賽優(you) 秀項目。

  公益服務照亮“村童媽媽”

  “不是單人旁的‘俱’,而是聚集的‘聚’。”村童媽媽聚樂(le) 部創始人張潔表示,“大家都是從(cong) 外省來的,找到老鄉(xiang) 很重要,又要和福州這個(ge) 城市融入,大家需要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助,才能更好地生活。”從(cong) 聚樂(le) 部成立之初,張潔就將服務對象明確為(wei) 進城務工女性及子女,通過免費技能培訓班、各類專(zhuan) 題講座、親(qin) 子教育工作坊等活動,幫助他們(men) 融入福州,和城市一起發展。

  2013年,張潔辭掉廣州的高薪工作回到福州,創辦福州市信任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在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晉安區鼓山鎮發起流動兒(er) 童幫扶誌願服務項目,幫助他們(men) 適應城市生活。起初,她專(zhuan) 注幫扶村童,即農(nong) 村來城市學習(xi) 生活的兒(er) 童群體(ti) ,可隨著誌願工作的深入,張潔發現,幫助村童融入城市,單靠誌願者不夠,起到關(guan) 鍵作用的其實是他們(men) 的家庭。尤其是村童的媽媽。

  張潔說,受教育程度不高、就業(ye) 不正規不固定、多子女、缺乏社會(hui) 知識係統等,是影響進城務工群體(ti) 長遠規劃或關(guan) 注子女教育的尷尬因素,一些進城務工婦女甚至還麵臨(lin) 家庭暴力傷(shang) 害,及由此導致的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情況。2017年6月,張潔在鼓山鎮啟動了村童媽媽聚樂(le) 部項目,意在為(wei) 有需要的進城務工婦女提供救助和庇護,而後,通過招募心理、醫學、法律等專(zhuan) 業(ye) 的誌願者授課,開展繼續教育服務,提供孩子照看、免費托管、夏令營活動等,不斷外延到婦女個(ge) 人發展、婦女健康、親(qin) 子教育等服務內(nei) 容。

  2020年開始,村童媽媽聚樂(le) 部以誌願服務的形式,為(wei) 受疫情影響下崗失業(ye) 的困難人員、生活經濟陷入危機的家庭提供解決(jue) 方案。隨著不同工種的技能培訓班陸續開課,社區內(nei) 的媽媽紛至遝來:考取了美容技能相關(guan) 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王捷妹不時幫鄰居免費化妝,歐雪芳開了美甲工作室,取得推拿師資格證的趙丹開了小兒(er) 推拿店……

  李姐經營著位處茶會(hui) 社區村童媽媽聚樂(le) 部隔壁的一間小超市,這兩(liang) 年將“村童媽媽”為(wei) 社區的付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創業(ye) 現在多難啊,‘村童媽媽’給她們(men) 技能培訓上課,真的非常好!”李姐感慨道。

  強強聯動持續深化誌願服務

  從(cong) 失業(ye) 走向就業(ye) 、創業(ye) ,村童媽媽為(wei) 失業(ye) 下崗人員、全職媽媽提供社會(hui) 生活交往的公共空間,通過學習(xi) ,獲得就業(ye) 機會(hui) 和提升職業(ye) 幸福感。與(yu) 此同時,“村童媽媽”與(yu) 當地婦聯積極聯動,聯合開展巾幗誌願服務。為(wei) 關(guan) 愛流動務工人員未成年子女,福州市婦聯聯合福州市信任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實施“四安工程”,通過心理健康、親(qin) 子教育、個(ge) 人成長等不同主題團體(ti) 輔導,共同打造流動務工家庭“在家心安”“在校身安”“社交安康”“網絡安全”體(ti) 係。晉安區婦聯向福州市信任社工工作服務中心購買(mai) “女性自強計劃”服務項目,以線上課程+線下活動的形式,開展婦女反家暴的宣傳(chuan) 、救助和庇護,幫助更多婦女提升社會(hui) 地位與(yu) 個(ge) 人價(jia) 值,增強自我保護與(yu) 防範意識,促進家庭和諧,營造安定、有序、文明的社會(hui) 環境。

  近年來,村童媽媽又將服務半徑外延至服務點所在社區的村民提供支持和幫助。據統計,“村童媽媽”共舉(ju) 辦親(qin) 子教育工作坊310場、社會(hui) 融入服務活動165場,為(wei) 1580人困境兒(er) 童健康評估,累計受益38550人次。

  “城中村會(hui) 隨著舊城改造不斷被拆掉,村子一拆我們(men) 就要去另一個(ge) 村子,為(wei) 當地的流動人口包括當地村民提供支持。”張潔透露,未來,“村童媽媽”還將深入對高齡進城務工群體(ti) 及困境邊緣少年的誌願服務,聯動各方資源和力量,為(wei) 老人提供一些健康的保障和生活的支持,為(wei) 孩童提供走出困境的培訓與(yu) 幫助。

  走進村童媽媽在鼓山鎮設立的四個(ge) 服務站點之一——茶會(hui) 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童媽媽聚樂(le) 部,整牆的照片記錄孩子笑臉和快樂(le) 點滴,以及媽媽們(men) 參加技能培訓時專(zhuan) 注的麵龐。傍晚,放學的孩子在聚樂(le) 部內(nei) 玩耍等父母接送,社區老人或飲茶或閑談,有序和諧。

  “媽媽有希望,孩子有未來”,在服務站點門口,張潔指著這十個(ge) 大字感慨,這既是聚樂(le) 部成立的初衷,也是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