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發病機製研究獲進展
【醫線傳(chuan) 真】
科技日報訊 (王威清 幹玎竹 記者代小佩)近日,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呂威教授團隊與(yu)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免疫學係何維、張建民教授團隊研究發現,ALOX15+巨噬細胞是影響和調節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eCRSwNP)發生發展的關(guan) 鍵,ALOX15有望成為(wei) 治療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新藥物靶點。相關(guan) 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
慢性鼻竇炎根據是否伴有鼻息肉,可以劃分為(wei) 慢性鼻竇炎不伴息肉(CRSsNP)、慢性鼻竇炎伴息肉(CRSwNP);根據炎症機製,可以劃分為(wei) 嗜酸性慢性鼻竇炎(2型炎症)和非嗜酸性慢性鼻竇炎(非2型炎症)。而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是臨(lin) 床治療中最棘手的亞(ya) 型,患者常伴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對糖皮質激素依賴度高,停藥後易複發,內(nei) 鏡術後鼻息肉也易複發。
依靠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該研究團隊在全球首次建立了正常人、慢性鼻竇炎不伴鼻息肉、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及非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人群的鼻黏膜免疫細胞、上皮細胞、間質細胞圖譜。該研究團隊在分子水平上發現了影響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病程進展和亞(ya) 型分化的關(guan) 鍵因素。
上述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ALOX15+巨噬細胞是影響和調節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疾病發生發展的關(guan) 鍵。他們(men) 在嗜酸性鼻竇炎小鼠模型實驗中發現,應用ALOX15抑製劑可有效降低細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血液中IgE水平,緩解2型炎症,這提示ALOX15有望成為(wei) 治療嗜酸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新藥物靶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