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社融、信貸增長超預期 政策效果顯現 “寬信用”進程提速

發布時間:2022-10-12 15:14:00來源: 新京報

  央行10月11日晚間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27.7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3.01萬(wan) 億(yi) 元;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36萬(wan) 億(yi) 元。

  按月度來看, 9月份社融和信貸增加量均好於(yu) 此前市場預期。央行數據顯示,9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3.5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yi) 元;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8108億(yi) 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wei) ,在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並加快落地下,企業(ye) 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寬信用進一步提速。結合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hui) 及各項政策部署看,基建、製造業(ye) 、房地產(chan) 等領域的信用擴張有望對四季度信貸和社融增速繼續形成有力支撐,有助於(yu)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9月金融數據的強勁表現,預示著國內(nei) 經濟複蘇動能增強。當前我國貨幣環境相對寬鬆,同時國內(nei) 股市經過長時間調整,估值優(you) 勢明顯,預計9月金融數據將會(hui) 對後續股市走勢形成有力支撐。

  9月信貸超預期增長 基建等或是主要支撐力

  按照央行給出的數據計算,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大幅增加1.92萬(wan) 億(yi) 元,同比大幅增加9370億(yi) 元。

  溫彬認為(wei) ,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量維持在高位。其中,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1.35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信貸增長重要支撐。這主要源於(yu)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不斷加碼、引導加大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和創設設備更新改造專(zhuan) 項再貸款等的拉動作用。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亦認為(wei) ,9月信貸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企業(ye) 信貸需求恢複較為(wei) 明顯,基建、新基建項目加快落地步伐,製造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逐步恢複對信貸增長形成較大支撐。

  此外,央行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貸款新增6503億(yi) 元,較上月繼續增加1923億(yi) 元。

  溫彬還指出,居民部門短期貸款增長在上月增長基礎上繼續改善,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持續恢複。在降息、減稅和房地產(chan) 市場供需兩(liang) 端政策進一步加碼下,市場信心逐步修複,房地產(chan) 銷售邊際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貸款需求,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yi) 元,為(wei) 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

  王運金認為(wei) ,居民短期與(yu) 中長期新增信貸有較為(wei) 明顯的改善,得益於(yu) 發放各類消費券、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延長等多項消費政策快速落地與(yu) 疫情緩解對消費恢複形成較大推動,購房政策持續放寬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購房需求。

  此外,王運金指出,綜合來看,信貸結構持續改善顯示實體(ti) 經濟需求正處在恢複過程中,一係列穩增長政策及接續政策進一步取得較好效果,下一階段經濟恢複增長的動力與(yu) 信心有望增強。

  社融同比超預期多增 投向實體(ti) 經濟貸款成主要拉動力

  央行數據顯示,9月新增社融3.53萬(wan) 億(yi) 元,環比多增約1.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6245億(yi) 元,帶動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較上月末加快0.1個(ge) 百分點至10.6%。而9月新增委托貸款1508億(yi) 元,雖環比少增247億(yi) 元,但同比多增逾1500億(yi) 元。

  “9月社融同比超預期多增,主要原因是投向實體(ti) 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大幅多增約8000億(yi) 元,同時,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兩(liang) 項表外融資也對當月社融同比增量產(chan) 生較大正向貢獻。”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近兩(liang) 個(ge) 月委托貸款新增規模較大,主要源於(yu) 近期各地公積金貸款新政頻出,有效提振了公積金貸款需求。另外,9月信托貸款維持壓降,但壓降速度明顯緩於(yu) 去年同期,同比少減約1900億(yi) 元。

  招商證券銀行業(ye) 首席分析師廖誌明預計,隨著受委貸新規影響的SPV(特殊目的載體(ti) )作為(wei) 委托人的委貸存量基本壓降完成,委托貸款後續有望持續正增長。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wei) ,四季度是各類財政金融穩增長政策的集中顯效期,經濟修複進度也會(hui) 進一步朝著正常增長水平靠攏,加之穩樓市措施還會(hui) 持續出台,10月信貸會(hui) 繼續呈現同比多增勢頭。10月加發5000多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開閘,且在月末要基本發完,社融保持同比多增懸念不大。這意味著短期內(nei) 寬信用還會(hui) 進一步推進,這將為(wei) 推動宏觀經濟盡快回歸常態化運行軌道奠定堅實基礎。

  廖誌明亦預計,超過5000億(yi) 元的專(zhuan) 項債(zhai) 結存限額使用或主要體(ti) 現在10月,將對10月社融有帶動作用。在政策發力之下,預計四季度社融增速或相對平穩。但由於(yu) 房地產(chan) 銷售仍低迷,未來半年融資需求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社融增速仍處於(yu) 緩慢下行通道。

  M1同比小幅加快 M2仍保持高位增速

  央行數據顯示,9月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262.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8個(ge) 百分點;狹義(yi) 貨幣(M1)餘(yu) 額66.4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ge) 和2.7個(ge) 百分點。

  王青認為(wei) ,9月末M2同比不降反升,主要是8月大規模留抵退稅基本完成,9月財政退稅對M2增速的推動效應消退所致。今年4月啟動大規模留抵退稅後,退稅資金直達企業(ye) 存款賬戶推高M2總量;而財政退稅不屬於(yu) “一定時期內(nei) 實體(ti) 經濟從(cong) 金融體(ti) 係獲得的資金額”,因此不會(hui) 納入社融統計。這也是4月以來M2增速反超社融增速的原因。周茂華表示,M2同比增速維持高位,主要是因為(wei) 國內(nei) 繼續實施偏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基礎貨幣投放增長。同時,國內(nei) 經濟活動回暖,信貸貨幣創造能力有所增強。

  針對9月末M1同比小幅加快,王青指出,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基數下沉0.5個(ge) 百分點推高今年9月增速。二是當前經濟進入回穩向上過程,企業(ye) 投資、經營活動增加,也會(hui) 帶動M1增速加快。不過,當前M1增速仍然偏低。這一方麵是受房地產(chan) 低迷拖累,另一方麵也意味著宏觀經濟尚未恢複至正常增長水平,企業(ye) 經營活躍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前M2增速遠高於(yu) M1增速,則表明財政金融政策已充分發力,廣義(yi) 貨幣供應量高增,整體(ti) 上看居民、企業(ye) 手裏並不缺錢。”王青指出,但受製於(yu) 疫情波動、地產(chan) 低迷等因素,寬信用對實體(ti) 經濟的提振效應受到一定程度阻礙。下一步宏觀政策的重點將是著力促消費、擴投資,特別是盡快推動房地產(chan) 行業(ye) 企穩回暖,提升實體(ti) 經濟活躍度,把寬信用效應充分釋放出來,在供需兩(liang) 端暢通宏觀經濟循環。

  此外,周茂華表示,從(cong) 社融、M2數據強勁表現來看,實體(ti) 經濟融資供需兩(liang) 旺,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在回暖。當前,貨幣供應充足,國內(nei) 政策紅利有待進一步釋放,同時部分銀行麵臨(lin) 息差壓力,因此出於(yu) 防範過度寬鬆風險、貨幣政策兼顧內(nei) 外平衡等問題考慮,短期政策或轉入觀察期。他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監管工作重點將在落實好此前增量接續政策,而貨幣政策方麵將更倚重結構性工具。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