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叫得響
10月10日的長春降雨又降溫,可這樣的天氣並沒有影響吉林大學科研人員的腳步。早8點,在吉林大學計算方法與(yu) 軟件國際中心,馬琰銘教授研究團隊的成員們(men) 忙碌起來,為(wei) 即將召開的第十屆CALYPSO研討會(hui) 做籌備工作。
“CALYPSO是我們(men) 中心研發的一款材料設計軟件,該軟件可以利用大型計算機先於(yu) 實驗、從(cong) 理論上設計出更多新材料,指引後續實驗合成。”團隊成員王彥超說,到目前,CALYPSO已被73個(ge) 國家800餘(yu) 個(ge) 科研單位廣泛采用,其中包括多家國際頂尖研究機構。
十一長假期間,王彥超和團隊成員依舊堅守工作崗位。他說自己忙碌卻充實:“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從(c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出發,致力於(yu) 軟件的原創和升級研發工作,讓‘中國智造’在國際軟件領域越來越叫得響,以實際行動回報黨(dang) 和祖國對科研工作者的關(guan) 懷關(guan) 愛!”
豐(feng) 收時節,吉林省通榆縣不斷傳(chuan) 來好消息:由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吉大係列抗鹽堿水稻實驗田增產(chan) 約30%;具有耐鹽堿、高異黃酮、少腥味等特性的大豆新品種“吉大豆19”試種成功,每公頃產(chan) 量達7534.4斤,在吉林西部鹽堿地上創造豐(feng) 產(chan) 新高……
吉林大學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辦公室主任張剛說:“10年裏,吉林大學有100餘(yu) 名專(zhuan) 業(ye) 科技人員把論文寫(xie) 在通榆大地上。僅(jin) 今年上半年,學校就有39個(ge) 經過遴選的扶貧科研項目在通榆推進。”
在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會(hui) 議室,學校博士生講師團團長、馬克思主義(yi) 學院2020級博士生楚洪濤正帶著幾名團員製訂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楚洪濤說:“吉大博士生講師團目前有宣講員55人,幾乎涵蓋了學校所有學科。從(cong) 校內(nei) 到校外,從(cong) 線下到線上,宣講活動已遍布吉林省高校、企事業(ye) 單位和黨(dang) 群社區。黨(dang) 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我們(men) 不僅(jin) 要深入學習(xi) 會(hui) 議精神,而且要展示出吉大博士生的精神麵貌,把文明的火種傳(chuan) 播得更遠更廣更深入人心。”(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任爽 本報通訊員蘆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