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養老理財產品募資規模近千億元 下階段重點是比拚差異化

發布時間:2022-10-14 14:57: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彭 妍

  今年以來,受益於(yu) 試點範圍的擴大,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數量及規模均快速增長。

  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9日,全市場已有48隻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順利發售,涉及9家理財公司,累計募集規模約950億(yi) 元。僅(jin) 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3隻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正式成立,合計募集金額超380億(yi) 元。

  從(cong) 各試點地區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銷售情況來看,相關(guan) 產(chan) 品受到市場和投資者歡迎。以北京地區為(wei) 例,《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發售節奏不斷加快,以其穩健保值的特點受到投資者青睞,多數產(chan) 品均在募集期內(nei) 提前售罄。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隨著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供給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同質化問題也逐漸顯現,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將成為(wei) 各試點機構進一步發展的關(guan) 鍵。

  募資規模約950億(yi) 元

  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試點於(yu) 2021年9月15日正式開啟,截至目前,已有11家理財子公司獲得發行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資格,共有10個(ge) 城市納入試點範圍。

  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9日,已有工銀理財、建信理財、農(nong) 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郵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等9家理財子公司合計發行48隻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累計募集規模約950億(yi) 元(獲批試點機構中的另兩(liang) 家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興(xing) 銀理財目前暫未發行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

  從(cong) 理財子公司披露的產(chan) 品募集情況來看,雖然其發行計劃和時間有所不同,但在產(chan) 品設計方麵,穩健和普惠是試點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共性。具體(ti) 來看,產(chan) 品設計以中低風險、期限五年及以上的封閉式固收類產(chan) 品為(wei) 主;在風控機製方麵,產(chan) 品引入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等方式,旨在減少產(chan) 品淨值波動,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此外,多數產(chan) 品業(ye) 績比較基準集中在年化5%至8%之間。

  今年以來,由於(yu) 市場波動,不少銀行理財產(chan) 品跌破淨值。從(cong) 近半年的表現來看,有數隻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跌破淨值。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董丹濃對記者表示,從(cong) 投資策略來看,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可采取目標日期或目標風險投資策略,疊加CPPI策略,通過數量分析,動態監測權益資產(chan) 比例,修正權益資產(chan) 與(yu) 固定收益資產(chan) 在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中的比重,從(cong) 而達到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保值增值的目的,維持產(chan) 品穩健運作。從(cong) 機構層麵來看,應加強與(yu) 各級監管機構和社會(hui) 各界的溝通,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和內(nei) 部培訓工作,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由於(yu) 養(yang) 老理財收益相對平穩、業(ye) 績比較基準相對較高,激發了客戶的認購熱情,甚至還出現了養(yang) 老理財提前結束募集或調高募集規模上限的情況。

  “投資者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認購積極性較高,養(yang) 老理財正成為(wei) 理財破淨趨勢下投資者尋求穩健投資的選擇之一。”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走差異化競爭(zheng) 之路

  隨著試點機構不斷擴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發行規模不斷增加,不同機構發行的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表現出很大差異性,個(ge) 別產(chan) 品在期限及運作模式上有所創新。

  不過,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傑指出,隨著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供給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同質化問題顯現。市場期待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在投資期限、流動性支持、風險保障、投資策略、營銷服務等方麵有更多創新,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將成為(wei) 各試點機構進一步發展的關(guan) 鍵。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試點機構可以在購買(mai) 門檻、產(chan) 品期限以及分紅方式等方麵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試點理財子公司通過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設計,探索真正具有養(yang) 老特色的理財產(chan) 品運作模式,挖掘投資者的養(yang) 老金融需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養(yang) 老資產(chan) 的保值增值。在產(chan) 品期限方麵,可適當提高養(yang) 老理財的投資期限,這有利於(yu) 充分發揮試點理財子公司的投研能力,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營銷服務方麵,可以拓展代銷渠道,提高養(yang) 老金融服務的普惠屬性,通過以量補價(jia) ,提高養(yang) 老理財的盈利能力,保證業(ye) 務的可持續發展。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wei) ,首先,可以參考美國養(yang) 老目標基金的產(chan) 品設置模式,根據投資者自身特點設置目標退休日期,進行生命周期曲線管理,隨著目標日期臨(lin) 近,逐步降低權益資產(chan) 配置比例。其次,推出不同年限的養(yang) 老理財,目前期限大多集中在5年,同質化嚴(yan) 重,可以根據投資者自身情況推出更多期限的產(chan) 品。

  “目前試點政策下,養(yang) 老理財偏重長期穩健,在部分客戶期待更高收益率的情況下,理財子公司可以嚐試增加權益類投資。”董丹濃表示,目前銀行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主要投向固定收益類資產(chan) ,與(yu) 同期發行的普通理財產(chan) 品相比存在同質化問題,國外養(yang) 老金投資經驗表明,權益類投資品種可以較好地幫助投資者獲得長期的、良好的、風險相對可控的投資收益。因此,理財子公司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參與(yu) 股票市場的投資或其他權益投資,短期內(nei) 可以FOF/MOM形式進行權益投資布局,以增厚產(chan) 品收益。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養(yang) 老理財市場仍處於(yu) 相對空白期,市場生態還不成熟,無論是機構內(nei) 部的產(chan) 品機製流程還是行業(ye) 層麵的投資者認知和滲透率,都還處於(yu) 起步階段。當務之急仍是通過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做好產(chan) 品普及和投資者教育。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差異點主要集中在收益率上。當前,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剛剛起步,缺乏可比的曆史業(ye) 績數據,產(chan) 品銷售更多地取決(jue) 於(yu) 渠道推廣能力。

  在杜陽看來,未來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的發行將更加強調規模發展與(yu) 質量提升並重。一是要持續優(you) 化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方案,提高信息披露準確度和透明度,增加長期限產(chan) 品供給,不得變相通過期限結構化設計規避監管要求,不得宣傳(chuan) 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預期收益率。二是要建立注重長期收益與(yu) 風險考量的產(chan) 品體(ti) 係,在風險可控範圍內(nei) ,適度增強中長期限資管產(chan) 品收益水平。三是要根據不同階段的風險偏好、財富積累、收入現金流等特征,形成不同年齡客群的差異化、係統化產(chan) 品組合,進一步強化養(yang) 老理財產(chan) 品穩健性、長期性以及普惠性的特點。(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