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調整投資布局 積極配置中國期貨品種
本報記者 王 寧
近日,瑞銀期貨宣布已完成QFII和RQFII首單國內(nei) 商品期貨交易,成為(wei) 首家支持QFII參與(yu) 境內(nei) 商品期貨市場的期貨公司。標誌著外資布局中國市場邁出新步伐。
多家外資機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A股市場整體(ti) 估值偏低,看好其未來表現,尤其是四季度,基於(yu) 中國基建和出口所表現出的韌性,預計機會(hui) 將大於(yu) 風險。
今年9月份,國內(nei) 四家期交所同時發布公告,明確了QFII和RQFII可以參與(yu) 中國期貨市場交易,涉及品種有41個(ge) ,其中包括商品期貨品種23個(ge) 、商品期權品種16個(ge) ,以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
多位外資機構相關(guan) 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持續加快布局中國市場,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對中國資產(chan) 保持著樂(le) 觀預期。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全麵提速,證券、基金、期貨等外資股比限製全麵放開,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實質進展,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高度關(guan) 注和歡迎,為(wei) 外資參與(yu) 中國市場提供了新的廣闊機遇。“隨著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與(yu) 海外市場互聯互通愈加緊密,我們(men) 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持續開放和外資對中國市場的參與(yu) ,一直抱著非常積極的態度,相信這將為(wei) 外資帶來廣闊的投資空間。”
國海富蘭(lan) 克林基金相關(guan) 人士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悲觀情緒已到達低點,四季度權益市場機會(hui) 將大於(yu) 風險,不宜過度悲觀。”
今年以來,外資私募保持著有條不紊的節奏持續配置中國資產(chan) ,尤其是下半年以來,部分外資私募集中加快備案新產(chan) 品,覆蓋多類策略。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13日,合計有10家外資私募管理人備案了38隻產(chan) 品,從(cong) 策略分類來看,股票多頭產(chan) 品有25隻,期貨及衍生品策略有8隻,多資產(chan) 策略有2隻,另外有3隻產(chan) 品屬於(yu) 其他策略。
從(cong) 所屬管理人分類來看,橋水(中國)投資成為(wei) 年內(nei) 發行私募產(chan) 品數量最多的外資私募,共發行了22隻產(chan) 品,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密集備案了15隻產(chan) 品。其次是元勝投資,年內(nei) 發行了6隻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私募產(chan) 品。整體(ti) 來看,外資在加快布局中國市場,對商品資產(chan) 的配置有了明顯提升。
國海富蘭(lan) 克林基金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商品基金是公司FOF基金主要投資資產(chan) 之一。中國是資源消費大國,做大做強商品市場以及相關(guan) 的衍生金融產(chan) 品,有助於(yu) 提高對大宗商品的定價(jia) 能力。“隨著中國期貨市場進一步開放,鐵礦石、PTA等越來越多品種引入合格境外投資者,國際化水平會(hui) 進一步提高,可以為(wei) 人民幣計價(jia) 結算提供更多機會(hui) 。”
安爵資產(chan) 董事長劉岩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國經濟整體(ti) 仍保持著穩健複蘇態勢,市場信心正在逐步恢複,預計A股四季度應該會(hui) 出現一輪複蘇行情,市場有望呈現結構性上行行情,高景氣、高成長和估值安全邊際高的板塊應該更有機會(hui) 。
玄甲基金CEO林佳義(yi) 向記者表示,四季度A股市場投資機會(hui) 非常大,主要在於(yu) 企業(ye) 自身業(ye) 績超預期表現,以及目前壓製市場的風險點正在得到解除。(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