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餘頁手稿再現魯迅精神世界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棕色的硬質封麵上,嵌印著線條分明的魯迅木刻肖像,3.2萬(wan) 餘(yu) 頁魯迅手跡收藏其中,細看手跡筆法,是漢魏風骨,也富晉唐神韻——這套共78冊(ce) 的《魯迅手稿全集》,陳設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單元內(nei) 。
它是目前國內(nei) 卷冊(ce) 與(yu) 篇幅量均列第一的手稿集,含文稿、譯稿、書(shu) 信、日記、輯校古籍、輯校金石、雜編七編。
作為(wei) 20世紀中國偉(wei) 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曆來為(wei) 學界重視。20世紀以來,共有近30種魯迅手稿匯編成果麵世。1978年至1986年間,文物出版社曾推出過60卷本《魯迅手稿全集》,涵蓋文稿、書(shu) 信、日記等類別。
“雖有珠玉在前,但30餘(yu) 年來,魯迅研究和手稿征集整理工作屢有新發現,學界迫切希望能有一套搜羅更齊備、編校更精良、印製更精湛的新版《魯迅手稿全集》。”國家圖書(shu) 館研究院院長申曉娟介紹。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繁榮發展,為(wei) 更大規模的《魯迅手稿全集》匯編提供了沃土。
2017年6月,這項工程正式啟動。工程由中宣部指導,文化和旅遊部會(hui) 同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具體(ti) 編輯出版工作由國家圖書(shu) 館牽頭,聯合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紹興(xing) 魯迅紀念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等魯迅手稿主要收藏機構共同完成,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其中。曆時四載,新版全集於(yu) 2021年9月精印出版,較以前出版的魯迅手稿增加近1.5萬(wan) 頁。
“全、新、真、精。”曾參與(yu) 該書(shu) 編輯和審校的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王錫榮這樣評價(jia) 新版《魯迅手稿全集》。
“全”——凡海內(nei) 外迄今發現的各類魯迅手稿、手跡均已編入。無論文學著譯還是書(shu) 信,無論美術設計還是輯校古籍的手稿,從(cong) 少時聽課筆記到晚年絕筆,均在其中。
“新”——匯編理念新。超越以往以文稿等完整作品為(wei) 主的匯編理念,凡是魯迅借助某種書(shu) 寫(xie) 工具進行創作而形成的過程性產(chan) 品,都收入在內(nei) ,如題字、設計與(yu) 題簽、批校、家用帳等。
“真”——所有收錄手稿都找到原件進行高精度掃描和審校,詳細注明名稱、時間、數量、尺寸、收藏者等信息;采用8開本彩印,保證手稿色彩保真以及90%的手稿能以原大小進行印刷。
“精”——五審五校;分典藏片和精裝版兩(liang) 種形製,鎖線膠裝,每一頁都能平整地打開;封麵精心選用畫家趙延年創作的魯迅木刻畫像。
魯迅生前遊曆廣泛,身後備受敬仰,他的手稿資料除收錄在公藏單位外,散落在民間和海外的數量也不少。《全集》的收錄,得到了包括魯迅後人在內(nei) 的多位私人收藏者的大力支持,以及海內(nei) 外研究機構、圖書(shu) 館、博物館的無私幫助。“還記得在北京的一個(ge) 冬夜,我和國家圖書(shu) 館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一起會(hui) 見國際友人,為(wei) 掃描他們(men) 所收藏的魯迅手稿而相談甚歡的情景。”王錫榮說。
經過多方努力,一代文豪的人生曆程與(yu) 精神世界,通過各個(ge) 不同時期豐(feng) 富多彩的手稿,得以全麵、詳盡、生動地展現。
“魯迅精神是激發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重溫魯迅的戰鬥精神、立人思想和文化胸懷,我認為(wei) 對於(yu) 增強中華文化的底蘊、強健中華文化的風骨、增添中華文化的神韻,都是有益的。”申曉娟說,“我相信,越來越多這樣的精品出版物會(hui) 不斷湧現。”
(本報記者 韓寒)(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