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國際音樂節 在這裏“聽見”未來

發布時間:2022-10-19 15:2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從(cong) 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作曲家到音樂(le) 管理人 為(wei) 中國音樂(le) 人才提供頂級展示機會(hui)

  北京國際音樂(le) 節 在這裏“聽見”未來

  人才的培養(yang) 有其時間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音樂(le) 節在2022年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回首來時路,碩果累累。從(cong) 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作曲家、樂(le) 團,再到音樂(le) 管理人,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為(wei) 中國音樂(le) 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頂級的展示機會(hui) 。也正是這一點,使得音樂(le) 節得以在眾(zhong) 多同類型藝術機構中脫穎而出,實現真正的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職業(ye) 化。對青年音樂(le) 家的扶持和提攜,彰顯著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膽識、視野和擔當。

  膽識:信任不設限

  試想,將一個(ge) 蜚聲國際的音樂(le) 舞台交給初出茅廬的青年音樂(le) 家需要多大的膽識?這份過人膽識的核心,其實是信任,對青年人的信任、對其藝術視野的信任,以及對其未來發展的信任。在音樂(le) 這個(ge) 需要薪火相傳(chuan) 的行業(ye) 裏,信任是一個(ge) 優(you) 良的傳(chuan) 統。“公平地說,我們(men) 也是被信任才成長的,這種信任與(yu) 支持是一種好的傳(chuan) 統。你可以設想當年何占豪、陳鋼創作《梁祝》的時候是什麽(me) 年紀。回憶我自己的成長過程,當年也是李德倫(lun) 先生、黃曉同先生帶著我們(men) 學習(xi) 了很多東(dong) 西。”在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藝術委員會(hui) 主席餘(yu) 隆看來,這份薪火相傳(chuan) ,是他的責任,也是音樂(le) 節的責任。

  1998年,尚未畢業(ye) 的中央音樂(le) 學院指揮係學生楊洋就接到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邀請,與(yu) 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師恩裏克斯·何塞合作登台首屆音樂(le) 節的舞台,開啟職業(ye) 生涯。2000年,楊洋擔任指揮與(yu) 來自中央音樂(le) 學院的多位新銳音樂(le) 人合作帶來一場以現代實驗手段向巴赫致敬的演出。2001年,在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奧運主題音樂(le) 會(hui) ,楊洋勇擔重任,執棒中國愛樂(le) 樂(le) 團,用音樂(le) 為(wei) 奧運獻禮。逐步成長為(wei) 當下中生代指揮中佼佼者的楊洋,成為(wei) 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常客,並多次在重要演出中執棒。

  2002年,早在郎朗旋風席卷全球之前,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就曾邀請其登台,與(yu) 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麾下的紐約愛樂(le) 樂(le) 團合作名曲“拉二”。2007年,郎朗在音樂(le) 節10周歲盛宴上與(yu) 7個(ge) 樂(le) 團合作演出8場,一共彈奏10支協奏曲,成為(wei) 當屆當之無愧的明星。

  2009年,剛從(cong) 德國柏林音樂(le) 學院指揮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年輕人林大葉接到電話,邀其與(yu) 中國愛樂(le) 樂(le) 團及小提琴演奏家宓多裏合作。又一次,音樂(le) 節向青年音樂(le) 家遞上了橄欖枝。這是中國愛樂(le) 樂(le) 團首次與(yu) 80後指揮家的合作,音樂(le) 會(hui) 大獲成功。次年,林大葉再次登場,獨挑大梁完成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和波士頓歌劇院聯合委約並榮獲普利策大獎的周龍歌劇《白蛇傳(chuan) 》的亞(ya) 洲首演,音樂(le) 節對青年音樂(le) 家毫無保留的信任可見一斑。

  同年,北京國際音樂(le) 節邀請範·克萊本鋼琴比賽冠軍(jun) 張昊辰進行獲獎後的國內(nei) 首秀,開啟了張昊辰而後十餘(yu) 年黃金的演奏家生涯。2011年,當時廣受矚目的聲樂(le) 新星沈洋登台音樂(le) 節,在馬勒逝世百年的係列紀念演出中,沈洋的藝術歌曲專(zhuan) 場音樂(le) 會(hui) 頗為(wei) 亮眼。

  2018年,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le) 節新聞發布會(hui) 上,餘(yu) 隆正式宣布卸任藝術總監,並將交接棒遞到了青年導演鄒爽手中。這一舉(ju) 動不簡單是藝術總監一職的交接,而是音樂(le) 節將大力扶持年輕音樂(le) 人才的傳(chuan) 統從(cong) 台前延伸到了幕後,通過內(nei) 部“挖潛”的方式,培育和扶植新的藝術管理層領導者,這也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證明經過多年的成熟運作,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在餘(yu) 隆先生的帶領下,勇於(yu) 創新實踐,打造了一個(ge) 與(yu) 國際接軌,同時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體(ti) 係,業(ye) 已形成了完善的運營機製和人才儲(chu) 備體(ti) 係,嚴(yan) 格遵循職業(ye) 化運作方式,並為(wei) 年輕人充分提供成長空間和平台。正是憑借開闊的國際舞台視野,銳意的藝術探索精神和全新的理念,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在鄒爽主導下,打造了別開生麵、獨具一格的“新銳單元”板塊,大大提升了音樂(le) 節演出劇目的多元性和前瞻性,持續為(wei) 音樂(le) 節帶來新鮮藝術體(ti) 驗。這一切之所以可能,就源自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對青年人不設限的信任。

  從(cong) 郎朗、沈洋、張昊辰到楊洋、林大葉再到鄒爽,從(cong) 演奏家到指揮家再到藝術管理人,這一串如今在古典樂(le) 界如雷貫耳的名字都出自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舞台。在見證他們(men) 今日藝術成就的同時,也不應忘記,是獨具膽識的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對其的信任,為(wei) 他們(men) 成功的藝術生涯打下了基礎。

  視野:藝術不設限

  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在創立之初,就大膽將舞台交給這些具有藝術視野的青年音樂(le) 家,一如音樂(le) 節藝術委員會(hui) 主席餘(yu) 隆所說:“年輕表演者的自信,需要從(cong) 一次次的經曆中獲得。當他們(men) 在現場演出的實踐中,對不完美的部分有一種積極的認識,接受並且想辦法改變,這才是藝術中最珍貴的部分。”

  2018年,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歌劇舞台一改往年重點上演19、20世紀經典劇目的慣例,而是全部挑選了新世紀誕生的當代劇目,成為(wei) 了當屆音樂(le) 節最“新”的板塊。作為(wei) 音樂(le) 節獨家委約作品,華人新秀作曲家王斐南與(yu) 藝術總監鄒爽合作,將蒙特威爾第晚期文藝複興(xing) 和早期巴洛克風格的《奧菲歐》打造成一出沉浸式歌劇。在2021年上演的歌劇《浪子的曆程》中,由青年歌唱家組成的實力陣容中,青年歌唱家韓音培第一次飾演芭芭這一高難度角色。在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的舞台上展示著中國歌劇新興(xing) 力量。

  2019年,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再度展現其超前的藝術視野和銳利眼光。當屆同時亮相音樂(le) 節舞台的作曲家周天和杜韻是青年華人作曲家中的佼佼者。2017年,杜韻曾憑借歌劇《天使之骨》拿下普利策獎,這部聚焦社會(hui) 現實的歌劇展現了杜韻作為(wei) 一位藝術家的當下意識與(yu) “入世良知”,她通過藝術的方式將聲樂(le) 和器樂(le) 元素以及廣泛的音樂(le) 風格融入到這則現代社會(hui) 寓言中。周天,作為(wei) 格萊美作曲家第一位華人被提名者,是21世紀全球文化多元主義(yi) 的典範代表。王斐南、杜韻、周天等青年作曲家的創作極具國際視野,作品中多體(ti) 現出多元音樂(le) 語匯的融合,代表著中國音樂(le) 乃至全球古典音樂(le) 的創作方向。

  餘(yu) 隆說,“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要為(wei) 每一代作曲家提供機會(hui) 。對於(yu) 今天的作曲家而言,他們(men) 與(yu) 世界藝術前沿是平行的。如果要說有偉(wei) 大的中國作曲家出現在世界樂(le) 壇,可能就在這年輕的一代裏。”

  擔當:未來不設限

  在膽識和視野之外,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對青年音樂(le) 家的支持,更多是一份責任和擔當,肩負著青年音樂(le) 家的職業(ye) 發展,承擔著中國音樂(le) 的未來前景。2017年起,即將步入第五個(ge) 五年的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設立“雀巢杯——BMF青年音樂(le) 家獎”,迄今,數十位優(you) 秀的青年音樂(le) 家獲得這份榮譽,在獎項的加持下走向了更多的舞台。

  2020年,為(wei) 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在過往的節目策劃中邀請鋼琴演奏大師布赫賓德演繹全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的基礎上,全新策劃推出貝多芬小提琴與(yu) 鋼琴奏鳴曲全集。北京國際音樂(le) 節選擇在這一備受矚目的係列音樂(le) 會(hui) 舞台,將年輕演奏家推上C位,由謝昊明、陳一歌、竺玟佳、王溫迪、張潤崯、黨(dang) 華莉、蘇千尋、柳鳴、餘(yu) 振陽、林瑞灃等十位青年演奏家展現古典音樂(le) 名作的魅力,更展現年輕音樂(le) 家的活力。當屆的閉幕音樂(le) 會(hui) 上,五位20歲的音樂(le) 家劉珅、於(yu) 明月、林瑞灃、歐陽娜娜、鞠小夫與(yu) 成立20周年的中國愛樂(le) 樂(le) 團一同演繹主題“我們(men) 生於(yu) 貳零零零”,再度彰顯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對音樂(le) 未來的擔當。

  2021年,年僅(jin) 20歲的哈恰圖良國際指揮大賽亞(ya) 軍(jun) 、青年指揮金鬱礦攜手由其成立的成員平均年齡“00後”的新古典室內(nei) 樂(le) 團登台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用其獨到的藝術眼光帶來多場精彩演出。

  文/倫(lun) 兵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