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村民們收入漲了好幾倍,日子越過越好”

發布時間:2022-10-20 11:09:00來源: 人民日報

  “村民們(men) 收入漲了好幾倍,日子越過越好”(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

  本報記者 鄒鬆

  田埂間,拖拉機隆隆作響。拖拉機上,駕駛員一絲(si) 不苟操作。這是非洲國家貝寧中部城市帕拉庫“美麗(li) 城村”的工作場景。“我們(men) 祖祖輩輩以種棉花為(wei) 生。自從(cong) 用上拖拉機,以前3天的農(nong) 活現在半天就能幹完。”25歲的拖拉機手伊薩·納霍姆說。

  “美麗(li) 城村”是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組的駐地。中貝棉花技術合作項目始於(yu) 2013年,通過開展棉花良種選育、種植技術示範、農(nong) 機技術培訓以及農(nong) 機設備援助等工作,促進貝寧棉花生產(chan) 提質升級,幫助當地農(nong) 民脫貧致富。截至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14次培訓,培訓學員500多人次,覆蓋貝寧多個(ge) 地區。

  今年5月,納霍姆和另外34名學員參加了2022年度中貝棉花農(nong) 機技術第一期培訓班。在理論和實踐課上,他們(men) 係統學習(xi) 了農(nong) 機基礎知識,並熟練掌握了拖拉機、播種機、脫絨機等農(nong) 機操作要領及日常維修維護技術。“我們(men) 全都通過了考試,援助項目還給村裏添置了新的農(nong) 機設備。”中國專(zhuan) 家的細致耐心讓納霍姆印象深刻。

  對比村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模式與(yu) 往日的不同,納霍姆連連感歎:“以前,村民們(men) 大多采取自給自足的耕種模式,活幹得不少,棉花單產(chan) 卻不高。”通過加入項目組負責的棉花種植示範合作社,貝寧多地農(nong) 村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農(nong) 戶們(men) 在中國專(zhuan) 家的指導下,不斷優(you) 化犁地、播種等技術,棉花產(chan) 量大幅提升。”納霍姆笑嗬嗬地說:“村民們(men) 收入漲了好幾倍,日子越過越好。尤其是一些農(nong) 業(ye) 技術員,不僅(jin) 多次擴建了自家房屋,還購置了屬於(yu) 自己的農(nong) 機具。”

  同樣在培訓班上收獲滿滿的還有26歲的當地人森比亞(ya) ·貝拿賓,他自豪地說:“因為(wei) 我們(men) 能幫村裏快速種棉、收棉,現在村民們(men) 都叫我們(men) ‘棉花超人’。”

  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組組長首小勇介紹,為(wei) 培訓當地農(nong) 業(ye) 人才,項目組除了每年舉(ju) 辦農(nong) 機技術培訓班,還與(yu) 駐地附近的奇卡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校合作,吸納該校畢業(ye) 班學生到棉花基地實習(xi) 。中國專(zhuan) 家們(men) 也借此推廣棉花特色種植項目,提升貝寧農(nong) 民的農(nong) 業(ye) 機械化意識和農(nong) 機使用水平。

  貝寧是非洲重要產(chan) 棉國,去年全國棉產(chan) 量達80萬(wan) 噸。“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棉花技術援助力度,進一步降低當地棉農(nong) 勞動強度,提高生產(chan) 率、增加當地收入,助力貝寧早日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首小勇說。

  中貝在棉花種植領域的合作成果豐(feng) 碩。貝寧棉花研究院代表西拿表示,在貝中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的通力合作下,明年貝寧全國有望實現產(chan) 棉100萬(wan) 噸的目標。貝寧農(nong) 牧漁業(ye) 部技術顧問巴剛表示,中國援貝寧棉花技術援助項目是貝寧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非常感謝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的辛苦付出”。(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