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發力基礎設施建設 保障“人人享有電力”
◎本報記者 劉園園
【數字成績單】
“11億(yi) 千瓦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1億(yi) 千瓦,比十年前增長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的3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在建核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支撐,其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十年來,我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成績如何?不妨用數據來說話。
“發電裝機、輸電線路、西電東(dong) 送規模分別比十年前增長了1.2倍、0.5倍、1.6倍。”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介紹,從(cong) 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設施來看,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係統,發電裝機達到24.7億(yi) 千瓦,超過G7國家裝機規模總和。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達到226萬(wan) 公裏,建成投運特高壓輸電通道33條,西電東(dong) 送規模接近3億(yi) 千瓦。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何洋在介紹推動重大電力項目建設投產(chan) 情況時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投產(chan) 電源7000萬(wan) 千瓦。從(cong) 2021年7月至今年6月底迎峰度夏之前,各類電源投產(chan) 總和是1.8億(yi) 千瓦。此外,我國新投產(chan) 了陝北到武漢、白鶴灘到江蘇等跨省區的輸電通道,向華東(dong) 、華中地區輸送能力增加了1200萬(wan) 千瓦。
從(cong) 油氣來看,宋雯介紹,目前,我國油氣“全國一張網”初步形成,管網規模超過18萬(wan) 公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西北、東(dong) 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進一步鞏固。
十年來,促進綠色轉型的能源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1億(yi) 千瓦,比十年前增長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的3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在建核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宋雯說。
宋雯還提到,我國已建成的充電基礎設施約400萬(wan) 台,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網絡。我國累計建成加氫站超過270座,約占全球總數的40%,位居世界第一。
未來,我們(men) 將看到更多清潔低碳的能源基礎設施。
十年來,能源惠民利民成果豐(feng) 碩,能源普遍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人人享有電力”得到有力保障,能源民生基礎設施日益普惠化。“城鄉(xiang) 用能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十年來從(cong) 22.5%提高到27%,提升了近5個(ge) 百分點,人均用電量超過英國、意大利等國家。” 宋雯說。
數據顯示,十年來,國家下達農(nong) 網改造投資超過4300億(yi) 元,先後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和農(nong) 網改造升級,大電網覆蓋到所有縣級行政區,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農(nong) 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8%,在發展中國家裏率先實現了人人有電用;全麵完成光伏扶貧工程,累計建成裝機2636萬(wan) 千瓦,惠及10萬(wan) 個(ge) 村;因地製宜實施取暖設施改造,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3.6%。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來,新型能源基礎設施也蓬勃發展。
據介紹,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智能電網加快建設,2021年配電自動化覆蓋率超過90%;智能化煤礦建設加速,已建成800餘(yu) 個(ge) 智能化采掘工作麵;建成多個(ge) 5G+智慧火電廠,生產(chan) 物聯網係統覆蓋眾(zhong) 多油氣田;新型儲(chu) 能多元化快速發展,規模超過400萬(wan) 千瓦。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能源生產(chan) 第一大國,構建了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ti) 係,形成了橫跨東(dong) 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用能需求。”宋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