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基層代表暢談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發布時間:2022-10-20 15:35:00來源: 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們(men) 紛紛表示,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完成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贏得的曆史性勝利。

  “基礎設施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蓬勃興(xing) 旺,村民收入越來越高,幸福生活蒸蒸日上!”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清水鎮三家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趙家清代表介紹,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結合當地自然風光,積極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探索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新模式。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實現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在新征程上,將繼續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踔厲奮發、接續奮鬥,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雲(yun) 珍羌繡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陳雲(yun) 珍代表說,近年來,合作社通過傳(chuan) 授技藝,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憑自己的雙手過上幸福生活,還創辦扶貧公益作坊,免費培訓2萬(wan) 餘(yu) 人次,帶動500多人靈活就業(ye) ,日子越過越紅火。接下來,將繼續傳(chuan) 承非遺文化,發展手工技藝,不斷增強內(nei) 生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讓產(chan) 業(ye) 強起來、鄉(xiang) 親(qin) 富起來。

  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十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也不能掉隊。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可以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夯實基礎、提供動力。”浙江省麗(li) 水市雲(yun) 和縣第三中學教師鍾華燕代表介紹,近年來,地處山區的雲(yun) 和縣持續推進社會(hui) 保障和公共服務,提升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領域的民生福祉,正積極探索與(yu) 名校結對辦學的模式,進一步縮小城鄉(xiang) 教育差距,促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今後,將因地製宜探索有效路徑,優(you) 化教育資源配置,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廣東(dong) 省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古灶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陸秀興(xing) 代表說,古灶村通過改造舊廠房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建設了逾10萬(wan) 平方米的現代產(chan) 業(ye) 園,2021年村民人均分紅超過1.2萬(wan) 元。新征程上,古灶村將把維護廣大農(nong) 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nong) 民共同富裕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動更多群眾(zhong) 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men) 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men) 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把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wei) 民生優(you) 先領域。”天津市寶坻區史各莊鎮副鎮長楊秋靜代表介紹,史各莊鎮持續開展“扮靚家園”行動,逐村製定整治方案,推行精準管理,結合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度,有效調動村民參與(yu) 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措並舉(ju) 之下,綠樹藍天放眼可見,農(nong) 村麵貌煥然一新。今後,我們(men) 將繼續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xiang) 人居環境整治。

  “‘把鄉(xiang) 村建設成為(wei) 幸福美麗(li) 新家園’,這一目標在我的家鄉(xiang) 正逐步成為(wei) 現實。”湖南省衡陽縣台源鎮台九村村委會(hui) 主任朱霞代表說,為(wei) 改善人居環境,台源鎮大力推行“廁所革命”,通過示範帶動、政府獎補等舉(ju) 措,讓村民積極參與(yu) 到改廁各個(ge) 環節,“村裏還新修建了一批鄉(xiang) 村綠化工程,風景宜人的村莊田園,吸引了更多遊客,以及像我一樣的返鄉(xiang) 創業(ye) 者。”台九村將繼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盎然綠色日益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讓良好生態為(wei) 幸福生活添彩。

  (人民日報 綜合本報記者張帥禎、郭玥、白之羽、王明峰、黃超、戴林峰、楊彥帆、楊迅、申智林、葉傳(chuan) 增、竇皓報道;統籌:劉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