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氣度 胸懷天下

發布時間:2022-10-21 11:2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成功舉(ju) 辦進博會(hui) ,為(wei) 世界提供“中國機遇”;企業(ye) 走出去,為(wei)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送去“中國方案”;醫護人員踏出國門,給外國民眾(zhong) 解除病痛;文藝作品落地海外,同外國讀者分享精彩的中國故事;張開懷抱接納外國學生,將“中國經驗”傾(qing) 囊相授……

  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guan) 切,為(wei)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這就是胸懷天下的中國氣度。

  開放盛會(hui) 客盈門

  本報記者 李 婕

  在距離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還有50天時,很多企業(ye) 和機構就早早簽約,鎖定了第六屆進博會(hui) 的“入場券”。

  歐萊雅集團是進博會(hui) 的“老朋友”。作為(wei) 連續五屆進博會(hui) 最大的日化行業(ye) 參展商,歐萊雅跟許多企業(ye) 一樣,從(cong) “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又從(cong) “回頭客”變成了“常駐客”。

  “進博會(hui) 的‘溢出’效應,像春風一般,溫暖了中國和世界。”歐萊雅集團北亞(ya) 及中國首席財務官龐必得說。

  老朋友攜手同行,新朋友慕名而至,進博會(hui) 成為(wei) 全球客商與(yu) 中國市場一年一期的“約會(hui) ”。

  據統計,前四屆進博會(hui) 參展企業(ye) 發布的新產(chan) 品、新技術、新服務超過1500項,累計意向成交額達2700多億(yi) 美元;參展第五屆進博會(hui) 的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回頭率近90%。

  “曆屆進博會(hui) 都展現出專(zhuan) 業(ye) 與(yu) 開放姿態,為(wei) 全球企業(ye) 進一步了解中國、紮根中國提供了絕佳窗口。”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徐堅表示。

  展品變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借由進博會(hui) 的大舞台,中外客商見證了中國市場的機遇、開放的活力。伊朗陶瓷擺件、西班牙火腿、比利時巧克力、土耳其手工地毯……上海“進博集市”內(nei) ,豐(feng) 富的“進博同款”供消費者選購;新西蘭(lan) 牛奶72小時送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外資研發中心、創新實驗室接二連三選址落戶,進博會(hui) 上握住的手、牽上的線,催生了合作的碩果。不少展商感慨:“沒有哪個(ge) 有誌於(yu) 開拓全球市場的品牌會(hui) 甘於(yu) 錯失中國市場的巨大機會(hui) 。”

  進博會(hui) 越辦越好,“朋友圈”越來越大。有這樣一組數據:第五屆進博會(hui) 上,全球高端時尚三巨頭、四大糧商、十大醫療器械企業(ye) 、十大藥品企業(ye) 、十大整車企業(ye) 將全部參展。今年首次設立的“展商變投資商”展示區內(nei) ,更多展商將分享自己的中國故事。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相信半個(ge) 月後,第五屆進博會(hui) 將帶來更多驚喜!

  白衣天使佳話傳(chuan)

  本報記者 範昊天

  上午9時,阿爾及利亞(ya) 艾因迪夫拉省綜合醫院裏,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胃腸外科主治醫生李疆與(yu) 前一天值班的醫生交接班後,到住院部查房。手術病人恢複情況,用藥是否需要調整,傷(shang) 口換藥處理……科室30個(ge) 住院病人,1個(ge) 小時全部檢查完,隨後,李疆開始到門診部接診。

  “白天不停地看病人,晚上更忙,一般21時過後急診手術就開始多起來。”李疆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他一晚上做了5台手術。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老阿”們(men) 向中國醫生豎起大拇指,就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李疆是中國第27批援阿爾及利亞(ya) 醫療隊艾因迪夫拉分隊的一員,去年9月隨醫療隊來到北非。

  艾因迪夫拉醫療分隊隊長、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桂平介紹,當地醫療條件有限,援阿醫療隊麵對的不僅(jin) 有缺醫少藥的困難,還有疫情之下如何做好自身防護、獲取生活物資的壓力。

  在國家衛健委、湖北省衛健委等部門的支持下,援阿醫療隊克服了許多困難。“我們(men) 是這批援阿醫療隊中最大的一支分隊,有來自湖北省內(nei) 醫院婦產(chan) 科、骨科、眼科、中醫針灸、燒傷(shang) 整形等7個(ge) 科室的骨幹醫生,專(zhuan) 業(ye) 比較齊全。”桂平說,每個(ge) 月醫療分隊要接診大約1500名患者,完成手術近300台,很多急難險重的診療任務都是由中國醫生來完成的。

  今年9月,當地一名30多歲的男子出了車禍,被送到艾因迪夫拉省綜合醫院,情況緊急,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正在急診室值班的李疆和桂平默契配合,迅速實施手術,讓患者轉危為(wei) 安。

  白衣天使佳話傳(chuan) 。從(cong) 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ya) 派出以湖北醫療隊員為(wei) 主的第一支中國援外醫療隊至今,59年來,湖北省已向阿爾及利亞(ya) 派出3000餘(yu) 名隊員。一批又一批的中國醫生發揚“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援外醫療隊精神,為(wei) 當地醫療事業(ye) 的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展現了良好的職業(ye) 素養(yang) 、專(zhuan) 業(ye) 水平和責任心,也加強了兩(liang) 國醫療衛生事業(ye) 的交流合作,不斷加深中阿兩(liang) 國人民的傳(chuan) 統友誼。

  文學“出海”受歡迎

  本報記者 張鵬禹

  黑鶴9歲時得到了一本俄羅斯作家比安基的書(shu) 《阿爾沙克的秘密》。那時的他沒有想到,自己長大後會(hui) 成為(wei) 一名兒(er) 童文學作家,更沒有想到小說《黑焰》會(hui) 獲得“比安基國際文學獎”。

  《黑焰》講述了一頭藏獒的傳(chuan) 奇經曆,貫穿著人與(yu) 動物感人至深的感情,呈現出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這部作品曾獲第七屆全國優(you) 秀兒(er) 童文學獎,因其通過文學的方式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被翻譯成近10種語言,受到海外讀者歡迎。

  半個(ge) 多月前,《黑焰》俄文版在線上舉(ju) 行首發式,黑鶴與(yu) 俄羅斯“中國文學讀者俱樂(le) 部”成員在網上見麵交流。他身處呼倫(lun) 貝爾大草原,穿著蒙古族傳(chuan) 統服飾,向異國他鄉(xiang) 的知音講述自己的創作心得。“世界上不是隻有人類,野生動物曾經是森林和草原真正的主人,我們(men) 都是大地的孩子。”屏幕前的50多位俄羅斯漢學家和熱心讀者不時點頭,並接二連三拋出問題,氣氛熱烈。

  俄羅斯兒(er) 童時光出版社是《黑焰》俄文版出版方,社長納索諾娃說:“黑鶴的創作既貼近俄羅斯的文學傳(chuan) 統,又展現出新奇的人文精神和自然世界。《黑焰》是我們(men) 出版的第一部中國文學作品,近期我們(men) 還計劃翻譯出版更多他的作品。”納索諾娃認為(wei) ,近十年來,中國兒(er) 童文學佳作迭出,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等大獎,吸引了世界出版界和讀者的目光。

  除了《黑焰》,黑鶴與(yu) 畫家九兒(er) 聯手創作的圖畫書(shu) 《鄂溫克的駝鹿》也在國際上頗有影響,不僅(jin) 獲得美國民俗學會(hui) 的伊索榮譽獎,還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海外館藏量統計中以353家名列前茅,被道瓊斯通訊社等報道。

  關(guan) 注中國當代作家作品外譯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何明星指出,綜合出版方式、譯介模式、媒體(ti) 曝光、讀者評價(jia) 等因素可以發現,兼具世界性主題和中國文化特色的兒(er) 童文學作品翻譯語種逐年擴大,覆蓋國家、地區逐年增多。“以中國科幻文學、兒(er) 童文學為(wei) 代表的中國當代文學,已經進入世界舞台中央,成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力軍(jun) 。”

  在非洲“授人以漁”

  本報記者 劉發為(wei)

  “我在曼德拉技術培訓學校感受到了大家強烈的求知欲。”韓江每次走進實訓室,都能用專(zhuan) 業(ye) 技能抓住所有學員的眼球,“知識成為(wei) 連接我們(men) 彼此最有力的紐帶”。

  設立10個(ge) 專(zhuan) 業(ye) ,分布47個(ge) 郡縣,建設134所學校,培訓1500名教師,培養(yang) 15萬(wan) 名學生……這是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航國際為(wei) 肯尼亞(ya) 解決(jue) 青年技術技能型勞動力短缺問題提供的“中國方案”。韓江就是這個(ge) 職教項目的工程師之一。

  曼德拉技術培訓學校位於(yu) 肯尼亞(ya) 與(yu) 索馬裏接壤的邊境地帶,在134所學校中地理位置最為(wei) 偏遠。中航國際肯尼亞(ya) 職教項目經理趙磊磊來到肯尼亞(ya) 已經6年:“當我們(men) 裝載著設備的車輛經過學校所在的村莊,當地人會(hui) 追著簇擁到學校裏,我從(cong) 他們(men) 的眼睛中看到了對改變的渴望,也愈加體(ti) 會(hui) 到我們(men) 這份工作的重要意義(yi) 。”

  青年勞動力充足是非洲發展的潛在優(you) 勢,但當地普遍存在技術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究其原因,是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嚴(yan) 重滯後於(yu) 工業(ye) 化發展和市場需求。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中航國際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將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依托,為(wei) 肯尼亞(ya) “量身定製”職業(ye) 教育解決(jue) 方案。

  穆薩馬來自肯尼亞(ya) 西部農(nong) 村,家裏世代務農(nong) ,他一直夢想著擺脫貧困。高中畢業(ye) 後,他聽說縣裏有中國企業(ye) 升級改造的山伯雷技術培訓學校,便選擇了機械製造專(zhuan) 業(ye) ,從(cong) 最基礎的編程學起,逐漸學會(hui) 操作數控機床。“我永遠記得第一次按照圖紙把零件製造出來的那一刻。”穆薩馬2018年畢業(ye) 後,被當地一家企業(ye) 聘為(wei) 工程師,他說,“是中國設備實現了我的夢想,改變了我的命運。”

  為(wei) 促進教學與(yu) 產(chan) 業(ye) 相結合,2014年至今,中航國際已舉(ju) 辦7屆“非洲職業(ye) 技能大賽”,並給優(you) 勝學生提供前往中國留學的機會(hui) 。

  截至目前,中航國際在肯尼亞(ya) 、烏(wu) 幹達、加蓬、加納、科特迪瓦、讚比亞(ya) 等國家開展職業(ye) 教育項目的建設,共計升級改造177所大中專(zhuan) 院校。一座座學校不僅(jin) 鐫刻著“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印記,也為(wei) 解決(jue) 當地的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著中國的氣度與(yu) 擔當。

  來中國留學逐夢

  本報記者 趙曉霞

  “設計出一款飛行汽車”,是孟加拉國留學生陶天的夢想。為(wei) 此,她在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期間,選修了不少相關(guan) 課程。

  今年10月,陶天在網絡上看到“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海外公開首飛”的消息,非常激動。“我一直關(guan) 注中國幾家車企關(guan) 於(yu) 飛行汽車的研究進展,得知這個(ge) 消息的那一刻,比實現自己的夢想還開心。”

  更讓陶天感慨的是,在中國讀書(shu) 的這幾年,中國科技發展速度之快讓她“感覺所有的夢想在中國都能照進現實”。今年7月,從(cong) 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畢業(ye) 後,陶天選擇繼續留在北京,“我準備繼續攻讀研究生,因為(wei) 在這裏,我可以一點一點地接近自己的夢想”。

  和陶天一樣,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埃及留學生劉正曦也希望能在中國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想做一檔節目或打造一個(ge) 交流平台,用阿拉伯語向埃及人講中國故事,用中文回答中國受眾(zhong) 關(guan) 於(yu) 埃及的問題,為(wei) 拉近中埃兩(liang) 國人民距離、增進兩(liang) 國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劉正曦對交流平台有具體(ti) 的設想:“中國不僅(jin) 發展速度快,還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講的故事很多。在我的腦海中,最先閃現出的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和其他科研人員不懈努力,終於(yu) 讓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願望成真,為(wei) 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貢獻。這樣的故事值得讓更多人了解。”

  就讀於(yu) 同濟大學的羅馬尼亞(ya) 留學生張利也將夢想和中國緊緊聯係在一起。談起自己眼裏的中國,他有說不完的話:“中國是一個(ge) 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經濟發展非常快、基礎設施特別完善、小城鎮十分美麗(li) ……”

  張利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不僅(jin) 讓我感到溫暖,也將我的夢想和這片美麗(li) 的土地連接起來。”(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