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探尋街邊小店的“突圍秘方”

發布時間:2022-10-21 11:24:00來源: 工人日報

  因受到線上消費等衝(chong) 擊,實體(ti) 小店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

  探尋街邊小店的“突圍秘方”

  閱讀提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ce) 個(ge) 體(ti) 工商戶已達1.03億(yi) 戶。小店撐起了很多普通家庭的收入來源,也解決(jue) 了大量人口的就業(ye) 。對老百姓來說,這些能夠滿足生活服務所需的小店,不僅(jin) 僅(jin) 是單純的消費場景,更是慰藉味蕾與(yu) 心靈的人間煙火氣。那麽(me) 受到線上消費等衝(chong) 擊,街邊小店會(hui) 消失嗎?

  “土窯燜烤,羊腿嘎嘣脆……”在今年“十一”黃金周,位於(yu)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昌平街的幸福玖號土窯燒烤店座無虛席,老板張井國一邊為(wei) 客人手撕新鮮出窯的羊腿,一邊笑嗬嗬地介紹自家燒烤獨有的風味。讓他高興(xing) 地是,這個(ge) 黃金周的營業(ye) 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半,不少來長春出差、度假的外地人成了小店的新客戶。

  能買(mai) 到傳(chuan) 統零食的小賣鋪、一早便熱氣蒸騰的包子鋪、各樣水果碼得整整齊齊的水果攤、讓人回味無窮的特色小吃店……街頭巷尾的小微實體(ti) 店承載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濃濃煙火氣,也是城市實體(ti) 經濟的“毛細血管”,對穩定經濟、實現就業(ye) 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幾年,因受到線上消費的衝(chong) 擊和疫情等影響,街邊小店的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麽(me) 街邊小店會(hui) 消失嗎?近日,記者采訪了長春街頭幾家經營日久的小店,一探他們(men) 在發展中的“經營秘方”。

  小店成為(wei) 離不開的煙火氣

  幸福玖號土窯燒烤被很多老客戶稱為(wei) 藏在胡同裏的寶藏小店,這家店外表看去並不起眼,裏麵也隻有200㎡左右大小,客人卻總是很多。獨具風味的滿族土窯燜烤羊脖子和大公雞,是不少老客魂牽夢縈的舌尖美味。

  2006年,已在長春餐飲行業(ye) 打工10餘(yu) 年的張井國決(jue) 定跟媳婦一起創業(ye) 。夫妻倆(lia) 從(cong) 地攤燒烤開始,然後盤了小店,又擴大了店麵,16年的苦心經營讓小店紅紅火火。

  “我微信裏有7000多個(ge) 好友,媳婦微信裏5000多個(ge) ,95%以上都是咱家老顧客,而且短視頻賬號裏還有6萬(wan) 多個(ge) 粉絲(si) 。”張井國告訴記者,店裏每天營業(ye) 時間從(cong) 下午4點到晚上11點半,隻提供晚餐,20張桌基本天天爆滿。

  張井國的小店一火就是十幾年,劉健軍(jun) 開辦的小不點美發店更是28年長盛不衰。小不點粉色的牌匾充滿年代感,也給了成百上千的老顧客無法替代的親(qin) 切感。

  “這些年小店積攢了不下2000名老顧客,其中很多是全家人都找我們(men) 理發。踏踏實實地幹,這行不可替代!”劉健軍(jun) 一臉笑容地說。

  28年前,劉健軍(jun) 從(cong) 黑龍江鶴崗的一個(ge) 偏遠農(nong) 村來到長春開了美發店,先是在不足10㎡的小店內(nei) ,後又換了現在這個(ge) 80㎡的門市房,理發師也增加到5人。每天從(cong) 早上8點半到晚上8點半,客人絡繹不絕,依托小店,劉健軍(jun) 沒幾年就在長春買(mai) 了房安了家。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ce) 個(ge) 體(ti) 工商戶已達1.03億(yi) 戶,同比增長11.1%,占市場主體(ti) 總量的2/3,其中,九成集中在服務業(ye) ,主要以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居民服務等業(ye) 態為(wei) 主。小店撐起了很多普通家庭的收入來源,也解決(jue) 了大量人口的就業(ye) 。對老百姓來說,這些能夠滿足生活服務所需的小店,不僅(jin) 僅(jin) 是單純的消費場景,更是慰藉味蕾與(yu) 心靈的人間煙火氣。

  用心經營沒有邁不過的坎

  位於(yu) 長春市南關(guan) 區亞(ya) 泰大街金水家園小區門口益鄰平價(jia) 超市的老板李大哥做這行已經有20多年,光現在的這家小超市就有10多年了,小店的收入也支撐起了一家三口在城市生活的花費。曾經,這種開在居民家門口的便利店極受歡迎,女人們(men) 操持家務的油鹽醬醋茶、男人們(men) 看球時的啤酒花生、孩子們(men) 喜愛的零食飲料都能在小店裏買(mai) 到,熱情健談的老板、老板娘也成了離不開的好鄰居。

  “這幾年網絡平台對我們(men) 小店的衝(chong) 擊很大,再加上各自成家的年輕人都搬到了新城區生活,小區居民購買(mai) 力也在不斷下降,下一步怎麽(me) 幹我們(men) 也還在思考。”李大哥說。

  “困難肯定會(hui) 有,幹啥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用心經營,想辦法去解決(jue) 就好了。”張井國說。

  2012年初,張井國夫妻倆(lia) 的燒烤店剛搬到現在的位置時,不到200米長的街上就有四五家燒烤店,再加上做地攤燒烤的,總數能達七八家,而且有的店已經開了十多年,競爭(zheng) 之激烈自不必說。

  “我倆(lia) 就研究,小店生意要想做好必須創新產(chan) 品,不然一走一過的顧客憑啥上咱家吃飯?”張井國說,他是滿族人,結合夫妻倆(lia) 多年從(cong) 業(ye) 餐飲的經驗,最終決(jue) 定做滿族特色燒烤。

  2012年下半年,張井國的小店煥新營業(ye) ,這也是長春市首家土窯燒烤,沒想到一下就跟同街的燒烤店拉開了差距。經營火爆時,顧客們(men) 經常需要等位,且每到滑雪季節,大批外地遊客也會(hui) 蜂擁而至,慕名前來打卡。

  如今,幸福玖號所在的街上,其他燒烤店早已改換門庭不知去向,隻有這家土窯燒烤的客人仍絡繹不絕。張井國告訴記者,不管是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還是疫情的不利影響,凡事都有解決(jue) 辦法,關(guan) 鍵是得想得做。

  會(hui) 優(you) 勝劣汰,但不會(hui) 消失

  街邊的小店會(hui) 消失嗎?在線上消費和預製菜等各種新業(ye) 態、新形勢的衝(chong) 擊下,很多人擔心餐飲小店終有一天會(hui) 經營不下去,對此,張井國的答案是“會(hui) 優(you) 勝劣汰,但絕不會(hui) 消失”。

  在幸福玖號,80%以上的顧客張井國都能叫得上姓,一位顧客上次進店時坐的位置,點的菜,要的酒,甚至是對哪道菜有一個(ge) 什麽(me) 樣的評價(jia) ,他都能“拿捏”一下。愛上幸福玖號的客人,除了愛這裏的美味,也愛老板、老板娘的熱情與(yu) 風趣,夫妻倆(lia) 經常會(hui) 和客人聊天寒暄,征詢對菜品和服務的意見。這種基於(yu) 人情味的服務所帶來的交互體(ti) 驗,也是小店不會(hui) 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幹一行就得鑽一行,以咱們(men) 餐飲業(ye) 來說,除了要有誠懇熱情的服務態度,食材品質更要放在第一位,必須讓客人吃得放心。”張井國說,夫妻倆(lia) 每天淩晨4點多就出門采購食材了,盡量保證當天買(mai) 當天用,新鮮的食材、實在的工藝、安全的品質才能贏得顧客的好口碑。

  理發是老百姓的剛需,但近幾年,也有不少理發店關(guan) 門停業(ye) 。“我一直堅持把每個(ge) 顧客都當成親(qin) 人一樣熱情服務,尤其是孤寡老人家裏需要換個(ge) 燈泡、修個(ge) 水管啥的,能幫就幫一把。我和顧客們(men) 處得就跟一家人一樣。”劉健軍(jun) 說。在老顧客心中,劉健軍(jun) 是個(ge) 熱心腸的“活雷鋒”,就算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了,也要到小不點剪發。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共有961.9萬(wan) 戶個(ge) 體(ti) 工商戶注銷,但新設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卻高達1970.1萬(wan) 戶,退出新設比為(wei) 50:100。事實證明,實體(ti) 店不會(hui) 消失,會(hui) 消失的隻有那些不適應市場需要、經營理念落後的實體(ti) 店。

  “以後我們(men) 還想把小店的產(chan) 品和品牌發揚光大,能讓滿族土窯燜烤的名字再響亮一點。”張井國自信滿滿地說。本報記者 柳姍姍 彭冰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