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沒有筷子和碗的綠葉宴怎麽吃?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於(yu) 美麗(li) 的雲(yun) 南省西部,屹立在雷崖讓山之巔的大金塔與(yu) 嬌小玲瓏的銀塔,以其異域風情吸引各地遊人慕名前往。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德宏是傣文化的發祥地,還是景頗綠葉宴的始作俑者。景頗綠葉宴,從(cong) 景頗古老的山寨中誕生,既古樸又帶點野性,2018年被評為(wei) “中國菜”之雲(yun) 南十大主題名宴。
綠葉宴以當地極為(wei) 豐(feng) 富的山菜和野味為(wei) 主,采用傳(chuan) 統的烤、煮、炸、醃等手法烹製,用肥大的樹葉或芭蕉葉包盛飯菜,用樹葉疊成勺、盆盛湯,因滿席翠綠、全不用碗筷而得名。在翠綠繁茂的竹林間,麵對一桌綠色的綠葉宴,入口的都是大自然的滋養(yang) ,真是洗心又洗眼,怡情怡性。
前不久,在德宏州的綠葉美食體(ti) 驗館,記者見到綠葉宴的非遺傳(chuan) 承人石木介,體(ti) 驗了製作過程,還品嚐到了純正的景頗口味。年過六旬的石大姐帶領幾個(ge) 婦女製作菜品,看不見刀、爐子,一款款漂亮的食物便出現在她們(men) 靈巧的手下。一眼望去,滿目綠色,就連餐桌也鋪滿綠色的芭蕉葉。一片片寬大的綠葉,就是一個(ge) 個(ge) 別致的“菜盤”,“盤”中裝滿精心烹飪的美食,米飯用植物染出紅、黃色,擺成心形,有營養(yang) 又漂亮,這是她們(men) 熱情好客的生動表達。
沒有筷子怎麽(me) 吃?看著我的疑惑,石大姐笑著介紹,景頗人都是用手抓飯,包括各種小菜,吃的時候左手抓菜,右手抓飯。她自豪地說:“景頗菜最大特點就是綠色:所有的食材,小到每一樣調料,全都是野生的,是真正的原生態。”
為(wei) 什麽(me) 所有菜品都用芭蕉葉盛放?原來這是源於(yu) 景頗人原始生活方式的沿襲。過去,景頗人居住在深山密林,生產(chan) 是刀耕火種,住的是草房木屋,吃的是山茅野菜和獵物野味,這樣的生活條件,加上德宏長年濕熱多雨的亞(ya) 熱帶氣候,自然形成了景頗綠葉宴這樣的飲食習(xi) 慣和飲食文化。
見我驚訝,她進一步說明,景頗人喜歡狩獵,他們(men) 打到什麽(me) 獵物,就地架火,隨手折下芭蕉葉,做成鍋燒菜,做成碗吃飯,山林之間,任何地方,坐下來就能大快朵頤。隻要有米有鹽有火柴,就能夠在山上就地取材做出一頓美餐來,飯是用竹筒燒的,酒杯也是用竹筒做成的,菜是用竹筒舂的,盛菜的是青翠的芭蕉葉。吃的是山裏采來的野生菜、野生果和跑山的土雞。水溝邊扯把野香菜、芹菜、魚腥菜,撒些鹽巴辣子,放在芭蕉葉上揉一揉,一道拌菜就成了。也可以林地裏摘些苦茄、苦子、山蒼子等野生果,放進竹筒裏舂幾下,就是好吃的景頗舂菜。如果河裏捉到魚蝦,或找到蜂兒(er) 、竹蟲、雞樅,釆些緬芫荽、荊芥等佐料拌攏,用芭蕉葉包好埋進火灰堆裏,叫包燒。
入鄉(xiang) 隨俗,邊聽講邊抓吃。景頗特色菜撒苤,靈魂全在蘸水,微苦,卻清涼回甘。至於(yu) 烤魚烤肉、芭蕉葉包肉等,一口一口,完全停不下來。就著景頗水酒,入口清爽,回味醇厚。石大姐指著景頗水酒笑言,它是用48種原生植物釀製而成,是她費盡心思還原出這一古老配方的。
關(guan) 於(yu) 景頗水酒,還有個(ge) 美麗(li) 的傳(chuan) 說:很久以前,景頗寨子有個(ge) 勤勞的小寡婦,一次她曬篾片時,一隻小刺蝟不小心被困在裏麵。小刺蝟自言自語說:“你放了我,我告訴你一個(ge) 釀水酒的秘方。”小寡婦放了它,回去之後依方釀酒,結果豬呀雞呀,喝了一個(ge) 倒一個(ge) ,寨子裏的人喝了肚子痛。原來秘方是假的!後來,小刺蝟又被纏在篾片裏,求饒說:“那天怕你不放我,說了假方,這次我是真心真意說給你。”於(yu) 是小刺蝟一口氣說出48種植物配方。小寡婦還是有點擔心,三天以後,她把釀好的水酒讓小刺蝟喝了,看它沒事才放它走。寨子裏的人一嚐,非常好喝。
景頗水酒的神奇秘方一代一代被傳(chuan) 了很久,但現在,古老的秘方隻存在於(yu) 極少數老人的唱詞裏。為(wei) 了不讓水酒技藝失傳(chuan) ,西山鄉(xiang) 的石木介大姐遍訪景頗老人,從(cong) 他們(men) 的唱詞裏把48種植物挖掘、記載下來,教給年輕人釀製水酒技藝,使它傳(chuan) 承下來,讓更多人品嚐到它甘之如飴的口味。
有句話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我說,越留得住的傳(chuan) 統,越具有生命力。
文/本報記者 李喆(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