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郭輝:麵對疫情 醫院管理者親臨一線才能有準確預判

發布時間:2022-10-21 16: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0月21日電 題:郭輝:麵對疫情醫院管理者親(qin) 臨(lin) 一線才能有準確預判

  作者 許婧 周楊

  “做(醫院)的管理者要在一線感受真正的情況。”新冠疫情暴發不到3年,上海德濟醫院/青島大學上海腦科醫學中心院長郭輝教授的團隊已經分別在武漢、上海抗疫一線衝(chong) 鋒陷陣地工作。

  2020年春節期間,郭輝帶領上海德濟醫院迅速組織了上海市唯一一支社會(hui) 醫療救援隊,隊員們(men) 攜帶400萬(wan) 元人民幣的防疫物資深入“疫情風暴眼”—武漢市紅十字會(hui) 醫院,作為(wei) 留學歸國人員代表,在生死關(guan) 頭戰鬥60天後平安凱旋。2022年4月1日,大上海保衛戰的抗疫戰爭(zheng) 開始了,德濟醫院的醫護們(men) 在深夜11時臨(lin) 危授命,發揚武漢抗疫的經驗和戰鬥精神,按照命令1小時內(nei) 就迅速集結成一支方艙救援隊,作為(wei) 全上海市唯一一家社會(hui) 辦醫院全麵接管一座8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連續奮戰43天,直至休艙。

  1998年底1999年初,郭輝去美國留學,曾長期擔任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出於(yu) 對醫生和做手術的熱愛,我選擇回國,繼續做神經外科專(zhuan) 家,並創辦了上海德濟醫院。”郭輝說。

  2020年伊始,武漢新冠疫情暴發。郭輝記得很清楚,春節前聽到武漢疫情消息後,他就想著“有備無患”,於(yu) 是,他連夜召集工作人員開會(hui) ,提出要儲(chu) 備至少三個(ge) 月的醫療物資並且要大量儲(chu) 備,醫院方麵同時與(yu) 上海市衛健委溝通,應該做好哪些準備,並做好如果疫情來了以後如何打防守反擊戰的準備。

  “既要防守好疫情還要不能夠停急診,也不能夠停門診,更不能夠去拒收病人。”郭輝說。

  當國家開始調集各個(ge) 公立醫院去支援武漢時,郭輝主動提出成立上海市社會(hui) 醫療救援隊去支援武漢。最終,在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和上海市歐美同學會(hui) 的號召之下,經過與(yu) 上海市衛健委相關(guan) 負責人的積極溝通,德濟醫院派出一支來自危重症醫學監護室(ICU)、急診醫學科的醫護隊伍,這也是全上海市馳援武漢的唯一一支社會(hui) 醫療救援隊。

  “我們(men) 要求到最危險的地方去”,郭輝表示,到了武漢後,被安排到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武漢市紅十字會(hui) 醫院重症監護室和急診,對方提出這裏沒有防護物資,你們(men) 可能會(hui) 被感染。

  郭輝告訴武漢紅十字會(hui) 醫院的“戰友”,已經為(wei) 大家準備了充足的物資,不用擔心,我們(men) 可以全球采購,“這主要是解決(jue) 他們(men) 思想上的恐懼感和焦慮感。”

  支援武漢的隊員有一個(ge) 微信群,郭輝每天都要和前線的隊員們(men) 交流,除了解決(jue) 工作上的各種問題,還告訴他們(men) 給家人打個(ge) 電話,叫家人不要擔心。“一線的醫生和護士承擔的風險更大”,郭輝感慨。

  彼時,麵對疫情下全國乃至全球大量華人患者不便外出就醫的緊急情況,郭輝再次牽頭百位留學歸國醫學專(zhuan) 家,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hui) 的幫助下,通過“專(zhuan) 家門診網”向全球華人患者提供公益視頻門診、公益心理疏導,加班加點為(wei) 全國城鄉(xiang) 的慢病患者寄藥,為(wei) 30多萬(wan) 名患者緩解了就醫剛需和用藥難題。

  本輪上海疫情暴發以來,上海德濟醫院全體(ti) 醫護,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支援抗疫前線,在極短的時間內(nei) 迅速成立了抗疫先鋒隊,外派采集核酸總量達200多萬(wan) 人次;疫情封控期間,上海德濟醫院聯合上海助醫(專(zhuan) 家門診網),利用互聯網醫療平台,線上線下全力打通,每天為(wei) 1200多戶居民送藥上門,解決(jue) 了市民配藥難的燃眉之急。疫情常態化後,德濟又率先引進新型的移動智能核酸正壓采樣亭,讓核酸采樣更安全、高效、便捷,更好地服務於(yu) 民。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上海德濟醫院/青島大學上海腦科醫學中心在郭輝教授的帶領下,全力保障開診,門、急診堅持24小時開放,響應上海市政府號召“應收盡收”,保障危急重患者的就醫需求,堅決(jue) 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在疫情防控的實戰中不斷創新方法,率先在上海市第一家開創“潛伏期觀察病房”(一個(ge) 月後大家叫“緩衝(chong) 病房”),使患者得到妥善安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解決(jue) 了疫情下市民就醫難的問題。

  郭輝跟2020年一樣,以院為(wei) 家,住進醫院一個(ge) 多月,安排一線工作。在他看來,麵對疫情,身為(wei) 醫院管理者,基於(yu) 事實判斷後就要做好各種準備,做好各種預案。(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