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債市多元化分層次體係漸成 已成服務實體經濟重要力量

發布時間:2022-10-21 16:19: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劉 琪

  幹雲(yun) 蔽日之木,起於(yu) 蔥青。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債(zhai) 券市場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我國債(zhai) 券市場托管餘(yu) 額從(cong) 26.0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133.5萬(wan) 億(yi) 元;再到今年8月末,已增長至142.3萬(wan) 億(yi) 元。目前,我國債(zhai) 券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成為(wei) 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中堅力量。

  回望來時路,翹首新征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國債(zhai) 券市場將在改革、創新、開放係列舉(ju) 措的推動下釋放更大潛力,充分發揮直接融資優(you) 勢,更好服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當前,我國已形成以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為(wei) 主導,包括交易所市場、商業(ye) 銀行櫃台市場在內(nei) 的多元化、分層次的債(zhai) 券市場體(ti) 係。截至8月末,我國各類債(zhai) 券餘(yu) 額達142.3萬(wan) 億(yi) 元,與(yu) 2012年底的26.0萬(wan) 億(yi) 元相比,增長幅度超447.3%,債(zhai) 券餘(yu) 額排全球第二位。

  作為(wei) 企業(ye) 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公司信用類債(zhai) 券市場規模也躍升至全球第二位,債(zhai) 券托管餘(yu) 額從(cong) 2012年的6.7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2021年底的30.8萬(wan) 億(yi) 元,增幅近360%。債(zhai) 券融資占社會(hui) 融資增量的比重已經連續4年超過30%。在存量規模不斷累積的同時,債(zhai) 券市場流動性也在不斷提升,2021年,債(zhai) 券市場現券交易規模達243.8萬(wan) 億(yi) 元,為(wei) 2012年的3.2倍。

  十年來,債(zhai) 券品種不斷創新豐(feng) 富,主題債(zhai) 券迎來快速發展,高度契合當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需求,融資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顯著提升。比如,民企債(zhai) 券融資支持工具、貨運物流主題金融債(zhai) 券、科技創新債(zhai) 等創新品種的推出有效滿足了各類投融資需求,進一步提升債(zhai) 券市場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效能。

  在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yun) 看來,十年來我國債(zhai) 券市場在高質量發展中逐步成熟,市場體(ti) 製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建立了統一、精細的監管標準和業(ye) 務規則,明確了信息披露標準、債(zhai) 券違約處置機製,全麵提升了債(zhai) 券市場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在促進資源分配和資產(chan) 配置多元化等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

  交易所債(zhai) 市融資規模步步高

  在我國多元化、分層次的債(zhai) 券市場體(ti) 係中,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已成為(wei) 非金融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的重要渠道。

  十年來,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發債(zhai) 規模逐年穩步提升。證監會(hui) 數據顯示,2012年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發行總額為(wei) 2786.91億(yi) 元,而2021年則為(wei) 8.7萬(wan) 億(yi) 元。從(cong) 2012年末到2021年末,交易所債(zhai) 市托管餘(yu) 額從(cong) 1.25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18.68萬(wan) 億(yi) 元。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交易所債(zhai) 市規模已超過19萬(wan) 億(yi) 元,約占境內(nei) 債(zhai) 券市場總規模的14%,其中非金融公司債(zhai) 占比達到43%。

  “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作為(wei) 國內(nei) 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年來有力促進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降低融資成本。公開發行公司債(zhai) 券加權平均利率低於(yu) 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為(wei) 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董忠雲(yun) 也認為(wei) ,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製度持續優(you) 化,全方位為(wei) 企業(ye) 融資提供便利,有效緩解了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十年來,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對於(yu) 地方政府融資的助力也日益增強,已成為(wei) 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債(zhai) 券融資聚焦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充分發揮了穩投資、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nei) 需和防風險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7月29日,北交所首次發行地方政府債(zhai) 券。截至目前,已成功發行18隻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總規模超574億(yi) 元。9月2日,國債(zhai) 發行業(ye) 務也在北交所順利啟動。中國財政學會(hui) 績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在北交所建設債(zhai) 券市場既有助於(yu) 豐(feng) 富北交所自身資本交易品種,促進各類資本交互融合,又為(wei) 提升交易量提供了新的渠道。

  深化對外開放步履不停

  作為(wei) 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債(zhai) 券市場兼有“價(jia) 格錨”和“蓄水池”作用。推進債(zhai) 券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構建市場化、開放型金融市場體(ti) 係的必然要求。

  明明認為(wei) ,債(zhai) 市對外開放為(wei) 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中國資產(chan) 的途徑,有助於(yu) 豐(feng) 富境內(nei) 債(zhai) 券市場投資者結構。對外開放既包括引入境外投資者,也包括境內(nei) 資金對離岸債(zhai) 券資產(chan) 的配置,能夠拓寬境內(nei) 機構的資產(chan) 配置邊界。同時,中國國債(zhai) 作為(wei) 境外機構主要配置的境內(nei) 債(zhai) 券資產(chan) ,隨著對外開放的加深,中國國債(zhai) 在全球的影響力有望持續增強。

  十年來,我國債(zhai) 券市場持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與(yu) 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齊頭並進: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zhai) 市額度限製、QFII/RQFII投資額度限製陸續被取消;債(zhai) 券通“北向通”“南向通”先後落地,實現雙向通車……

  隨著債(zhai) 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資者入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末,共有1035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債(zhai) 券市場,總持債(zhai) 規模為(wei) 3.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較2017年末增長了225%。另外,我國國債(zhai) 先後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富時羅素、摩根大通全球三大債(zhai) 券指數。

  景順董事總經理、亞(ya) 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表示,中國在過去幾年推動債(zhai) 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各種具體(ti) 措施和方向非常值得肯定。相信未來隨著流動性等方麵的提升,會(hui) 有更多的外資關(guan) 注中國境內(nei) 的高收益債(zhai) 機會(hui) 。

  開放不止,未來可期。明明認為(wei) ,中國債(zhai) 市對外開放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債(zhai) 市互聯互通不斷拓展新功能,既能夠幫助境外投資機構布局中國資產(chan) ,也能夠幫助境內(nei) 投資機構參與(yu) 離岸債(zhai) 券,要素流動將更加順暢。(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