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西列車上的“煙火氣” 廚師方寸之間烹飪南北飲食

發布時間:2022-10-21 16: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柳州10月21日電 題:廣西列車上的“煙火氣” 廚師方寸之間烹飪南北飲食

  作者 韋國政

  “葷素搭配的快餐有賣啦,有需要嗎?”列車餐車長推著滿載盒飯的手推車,穿梭在各個(ge) 車廂進行售賣。

  10月20日19時,從(cong) 廣西南寧開往北京的Z286次列車經停廣西柳州火車站。這趟從(cong) 南到北穿過中國大地的旅客列車,途經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行駛全程約一天時間。

  此時正值晚餐時間,列車廚房裏,餐車長、廚師、炊事員齊上陣,忙碌地為(wei) 旅客準備晚餐,餐車上的煙火氣,隨著列車“一路向北”。

  今年39歲的玉福雲(yun) ,是該列車上的一名中式烹調師。他從(cong) 部隊退伍後,於(yu) 2010年來到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南寧客運段任廚師。

  工作12年,玉福雲(yun) 總結出沿線旅客的口味,他說:“列車從(cong) 南到北,各地旅客的口味都不一樣,南方喜清淡,北方重油鹽。”同樣的餐料,玉福雲(yun) 烹製出了令大多數旅客滿意的菜品。

  “我剛入行的時候,餐車廚房已基本用上了電磁爐。”玉福雲(yun) 一邊做菜一邊說道。

  玉福雲(yun) 旁邊的不鏽鋼灶台、水槽被擦得鋥亮,冰箱、廚具整齊排列在旁,而在2000年以前,廚房有三分之一麵積被煤塊占據著。客運段工齡最長的廖清貴對此頗有印象。

  1993年,18歲的廖清貴從(cong) 柳州鐵路運輸學校(現“柳州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後進入鐵路工作。由於(yu) 餐車廚師人手緊缺,原本是內(nei) 燃機車乘務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廖清貴,便申請轉崗到列車餐車,做起了炊事員。

  廖清貴回憶,20世紀90年代,旅客列車時速為(wei) 60公裏左右,從(cong) 南寧到北京要花上兩(liang) 天時間。

  “一路上我們(men) 就是不停地加煤、燒煤,燒了一天飯菜後,才發現衣服和臉上全附著炭黑。”他說道。

  列車行駛產(chan) 生的顛簸,使得廖清貴炒菜時,需要紮著馬步,才能保持平衡。送餐時,餐車長、乘務員需要用肩膀,扛上裝著約有60盒飯菜的竹籃,到車廂裏售賣盒飯。

  “廚房條件雖然比較艱苦,但這份工作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幸福感。”廖清貴說。

  如今,隨著中國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列車沒有了曾經的顛簸感,餐車廚房也用上了電磁爐,菜品從(cong) 青椒炒肉等幾種家常小炒,增至冬菇蒸雞、時菜牛柳、紅燒魚等十幾種菜品。裝盒飯的竹籃也被手推車所取代,每次能裝飯菜70盒以上。

  10月20日是世界廚師日。透過列車流動的“煙火氣”,廖清貴找到了廚師這份工作的幸福“密碼”,列車上有旅客過生日,便為(wei) “壽星”送上一碗長壽麵;有生病需要照顧的旅客,便煮上一碗白粥……回想這些瞬間,廖清貴表示,為(wei) 沿途旅客煮上一碗可口的飯菜便足矣。

  “曾經,旅客隻要‘能吃上’就滿足了,現在還要‘吃得好’才行。”廖清貴說道。(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