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女孩辭職帶84歲爺爺遊中國 陪伴長輩不是“將來式”

發布時間:2022-10-25 10:42:00來源: 成都商報

  不要總是把忙當借口,孝敬長輩、關(guan) 愛家人,我們(men) 永遠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孫女帶84歲獨居爺爺遊中國,陪爺爺實現100分願望清單……”近日,這樣一段視頻在網絡走紅。

  視頻中的主人公、孝心孫女是四川自貢的95後女孩小萬(wan) 。她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講述,自己從(cong) 小由爺爺奶奶帶大,感情很深。今年5月,她回家探望爺爺,看見年過八旬的爺爺獨居在家,回想起去世的奶奶,心裏非常酸楚。經過再三思考,小萬(wan) 決(jue) 定辭職回家陪爺爺,帶他去完成100個(ge) 心願。對此,有網友留言:“爺爺前半輩子吃過很多苦,你是爺爺晚年的糖。”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ang) 而親(qin) 不待。在社會(hui) 流動性不斷增強的當代,這一傳(chuan) 統的代際遺憾並不少見。在意氣風發的年紀,很多年輕人選擇離家遠行,前往大城市求學、打拚,總覺得日子還長,還有很多時間孝敬長輩、陪伴家人。而為(wei) 了減少年輕人負擔,家鄉(xiang) 的老人也盡量不給後輩“添麻煩”,“家裏的事情不用操心”常常成為(wei) 他們(men) 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然而,時間的流逝並不以人的意誌為(wei) 轉移,有時候,一場意外事故,一次突發疾病,都可能讓人猝不及防,從(cong) 此失去好好孝敬至親(qin) 的機會(hui) 。

  這也是小萬(wan) 的溫情舉(ju) 動令無數人動容的原因。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ge) 樸素的道理:孝順長輩不是“將來式”,與(yu) 其構想未來、以後,不如好好把握當下,珍視現在。小萬(wan) 的經曆也表明,很多時候老人需要的,並不是多好的生活條件,而是來自親(qin) 人的關(guan) 心和陪伴。她陪爺爺每天早起,去公園散步、跳廣場舞,看上去好像很尋常,可這卻能幫助老人驅散孤獨感。這份來自陪伴的溫暖,才是最無可取代的。

  當然必須承認,客觀而言,不是每個(ge) 人都有勇氣像小萬(wan) 一樣,為(wei) 了照顧長輩毅然辭職。每個(ge) 人的具體(ti) 狀況不同,事業(ye) 、小家庭都會(hui) 成為(wei) 年輕人難以割舍的牽掛。為(wei) 了孝順長輩“一走了之”,要作出這個(ge) 決(jue) 定,對他們(men) 而言並不容易。可是,我們(men) 仍可以從(cong) 小萬(wan) 的行動中獲得一種善意提醒:不要總是把忙當借口,孝敬長輩、關(guan) 愛家人,我們(men) 永遠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在現實中,一個(ge) 代際溝通現象值得深思:雖然年輕人逢年過節都會(hui) 回家,可與(yu) 長輩的交流極為(wei) 有限。他們(men) 似乎忽略了,長輩們(men) 也是需要傾(qing) 訴,有自己的表達欲的。因此,下次回家時,不妨泡一壺茶,耐心地和長輩聊聊。多一點溝通更能讓他們(men) 感受到被關(guan) 注、被理解的溫情,代際溝通也會(hui) 更有意義(yi) 。

  麵對很多年輕人無法時刻陪伴老人的現實情況,社會(hui) 和個(ge) 人不妨有所發力,為(wei) 老年人豐(feng) 富退休生活創造更多條件。前段時間,一位“家長女兒(er) ”在老年大學發表的“雞媽式”演講就引起社會(hui) 關(guan) 注。這位女兒(er) 分享道:自己的媽媽總覺得不幫女兒(er) 做家務,帶孩子,就是“沒有價(jia) 值”。在演講中,她鼓勵媽媽從(cong) 家庭的半徑中走出來,去學習(xi) 新知識,認識新朋友,探索屬於(yu) 自己的興(xing) 趣。這樣的關(guan) 懷意識,是每個(ge) 子孫後輩都需要的。對社會(hui) 而言,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多資源支持,通過開辦老年大學、興(xing) 趣班等方式,豐(feng) 富他們(men) 的精神世界、社交生活,也應當成為(wei) 未來努力的方向。

  就像小萬(wan) 在視頻中提醒的,“不要讓錯過變成遺憾”。為(wei) 長輩多想一些,讓他們(men) 感受到更多愛與(yu) 關(guan) 懷,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任冠青

  (成都商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