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李文強:“願做一朵熾熱的焊花”
41歲的李文強,從(cong) 事過兩(liang) 項“水火不容”的工作。
2001年,20歲的李文強從(cong) 家鄉(xiang) 甘肅應征入伍,成為(wei) 原武警北京消防總隊一名消防戰士。在部隊服役的幾年裏,他緊握手中的消防水槍,近千次往返火場,保護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2007年,李文強脫下軍(jun) 裝回到家鄉(xiang) ,來到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換上工裝到焊工這個(ge) “許多人不願意幹”的崗位報到。他手握不起眼的焊槍,一步步成長為(wei) 焊工行業(ye) 的“大國工匠”。
“焊工這個(ge) 工種雖然辛苦,卻是核工業(ye) 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我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盡管工作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要忍受焊花灼燙和煙塵熏烤,軍(jun) 人出身的李文強依然對自己提出嚴(yan) 格要求。
李文強回憶,初入車間,他首先接觸的是“電弧焊”技術。他忍受著刺眼的電弧光、刺鼻的氣味練習(xi) 了沒幾天,裸露在外的皮膚就開始脫皮,嶄新的工作服也被四濺的焊花“燙成篩子”。
一同進廠的許多同事都向上級提出轉崗申請,一心要把技術練精的李文強卻在心裏跟自己較勁:“當消防兵時到火場救人,我沒有後退一步。現在也是一樣,一定要跟師傅好好學,決(jue) 不當逃兵。”
電焊是個(ge) 技術活,易學難精。要想練好手藝,隻是不怕吃苦還遠遠不夠。李文強把滿腔熱情傾(qing) 注在工作上,白天跟著師傅到生產(chan) 線檢修,夜晚鑽進車間挑燈夜戰練技術。狹小悶熱的焊接間成為(wei) 李文強的“練兵場”。平焊、橫焊、立焊、仰焊……一招一式,他都仔細琢磨,技術日臻成熟。
2011年,李文強在公司組織的焊工專(zhuan) 業(ye) 技術比武中嶄露頭角,獲得焊接技術第一名。此後,他4次蟬聯冠軍(jun) ,並代表甘肅省參加全國焊工技能大賽,成為(wei) 領導同事公認的技術能手。
2017年,李文強被推薦代表中核集團參加“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yu) 技術創新大賽。備戰期間,他連續18天、每天進行12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完成11種不同焊接位置1000多個(ge) 試件的焊接操作。憑借紮實細致、敢打硬仗、頑強拚搏的軍(jun) 人作風,在國內(nei) 外高手雲(yun) 集的大賽中,李文強最終獲得個(ge) 人第八名和團體(ti) 銀獎的佳績。
從(cong) “工人”到“工匠”,在精研技術的道路上,李文強從(cong) 未止步。某產(chan) 品生產(chan) 核心設備屬於(yu) 精密設備,結構複雜,大量零部件需要手工焊接。李文強帶領科研小組集智攻關(guan) ,一次次失敗,再一次次嚐試,最終成功掌握該設備的自主加工製造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技術領域的空白。
部隊強調集體(ti) 意識,行業(ye) 發展同樣需要依靠集體(ti) 力量。擔任單位焊接實操培訓指導師後,李文強將技術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青年員工,他的徒弟中已有5人取得電焊工高級技師資格。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最美退役軍(jun) 人”……從(cong) 業(ye) 15年,李文強收獲多項榮譽。“擇其一事,忠其一生。”李文強說,未來還將繼續堅守在作業(ye) 一線,“我願做一朵熾熱的焊花,一如既往焊好人生每一個(ge) 焊點。”(解放軍(jun) 報 楊柳崗 陳降明 何國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