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03 10:11:00來源: 人民日報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評論員觀察)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重要內(nei) 容,我們(men) 必須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突出的位置,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讓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等各方麵都體(ti) 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出口211.7萬(wan) 輛,超過去年全年出口量,這得益於(yu)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步伐加快;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高於(yu)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1.9個(ge) 百分點,這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結出的碩果;夏糧、早稻已實現增產(chan) ,秋糧有望再獲豐(feng) 收,這與(yu) 全國上下克服國際糧價(jia) 高位波動、局地疫情影響等挑戰,同心協力守護糧食安全密不可分……今年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讓世人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空間、強大韌性和深厚潛力。

  發展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ge) 方麵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ge) 重大問題。新時代十年,我國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麵,人民生活實現全方位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經濟安全得到全麵加強。這份人民滿意、舉(ju) 世矚目、可以載入史冊(ce) 的答卷來之不易,深刻印證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凸顯了發展質量的全局和長遠意義(yi)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重要內(nei) 容,我們(men) 必須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突出的位置,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讓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等各方麵都體(ti) 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讓發展遵循經濟規律,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為(wei) 人民創造高品質生活,為(wei) 民族複興(xing) 奠定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都要繼續將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確定發展思路、製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我國仍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要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要實現現代化,方方麵麵都要強起來。”高質量發展關(guan) 係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人口眾(zhong) 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yan) 峻挑戰。要看到,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能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能助力我們(men) 開好“頂風船”,走好“上坡路”。讓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方能更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贏得主動、贏得優(you) 勢、贏得未來。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未來五年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guan) 鍵時期。為(wei) 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我們(men) 要繼續把握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繼續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以高質量發展譜寫(xie) 好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嶄新篇章。(人民日報 周人傑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