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評析】樂以載道,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發布時間:2022-11-03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作者:牟笑飛(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音樂(le) 學院副教授)

  與(yu) 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齊名的維尼亞(ya) 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總決(jue) 賽日前舉(ju) 行。經過長達6小時的協奏曲比賽,中國青年小提琴家翁卿翥獲得第三名,創造了中國選手在該項賽事中的曆史最佳成績,用音樂(le) 講出了獨特的中國故事。可以說,無論是主辦國還是參賽選手,都將這種國際頂尖音樂(le) 賽事作為(wei) 展示其國家與(yu) 民族文化形象的最佳窗口。音樂(le) 是語言盡頭的語言,今天我們(men) 尤其應該關(guan) 注其超越語言文化進行信息溝通、價(jia) 值傳(chuan) 遞的功能。

  提到音樂(le) 賽事,我們(men) 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熒屏上的各類音樂(le) 競演節目。事實上,它們(men) 隻是電視綜藝的傳(chuan) 媒形態。真正的音樂(le) 賽事濫觴於(yu)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由四項賽事組成的泛希臘大賽,其中一項賽事就是包含樂(le) 器比賽以及不同聲樂(le) 組合形式比賽的德爾菲音樂(le) 大賽。泛希臘大賽舉(ju) 辦期間,所有希臘城邦間的戰爭(zheng) 都宣告暫停,人們(men) 聚集於(yu) 德爾菲城觀看比賽。音樂(le) 賽事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就具有了以樂(le) 止戰、消弭隔閡的力量。當今世界,音樂(le) 賽事除了發掘培養(yang) 音樂(le) 人才的功能外,更有在國際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有效傳(chuan) 播國家文化形象的重大意義(yi) 。如何以音樂(le) 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們(men) 不妨從(cong) 以下幾點做出思考。

  首先,塑造具有中國特質的音樂(le) 賽事符號品牌,建立具有更高識別度與(yu) 差異化的視覺與(yu) 聽覺識別係統。以舉(ju) 辦地為(wei) 音樂(le) 賽事命名,並與(yu) 當地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進行融合,形成獨特文化品牌。比如,北京具有國家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而故宮、長城等文化要素天然具有品牌的文化內(nei) 涵與(yu) 視覺識別功能。在建立音樂(le) 賽事視覺識別係統的同時,我們(men) 還應探索其聽覺識別係統的建立,如委約中國作曲家專(zhuan) 門創作比賽規定曲目甚至形成中國曲目庫,使所有參賽選手成為(wei) 中國音樂(le) 作品傳(chuan) 播的國際使者。

  其次,賽製設置對接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形成音樂(le) 賽事與(yu) 城市公眾(zhong) 的價(jia) 值共創。仍以北京為(wei) 例,音樂(le) 賽事的舉(ju) 辦地可在空間及硬件設施上聯動目前通州演藝硬件設施,在空間上聯通長安街延長線、城市副中心、雁棲湖國際會(hui) 都,從(cong) 地理區位上形成北京城市藝術節慶空間集群,並覆蓋周邊社區,以音樂(le) 賽事的衍生文化活動供給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此外,高規格音樂(le) 賽事的賽製約持續三周,可圍繞其衍生眾(zhong) 多配套文旅活動,形成麵向世界音樂(le) 愛好者群體(ti) 的聚集力。這既是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落實,也將是對“實施重大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帶動戰略”的有效踐行。

  再次,建立擁有自主權的在線演播渠道。如近年來,“愛滿地”在線直播平台為(wei) 中國觀眾(zhong) 提供了線上觀看最高規格世界各國音樂(le) 現場演出的機會(hui) ,同時也將眾(zhong) 多中國高水準演出與(yu) 音樂(le) 賽事向世界直播。僅(jin) 以過去一年為(wei) 例,該平台向世界直播現場演出超200場,在平台及其傳(chuan) 播矩陣協力下獲得千萬(wan) 級人次觀看量,成為(wei) 向世界展示中國音樂(le) 形象的自有傳(chuan) 播渠道。因此,應進一步建設、提升此類數字演播平台,使其成為(wei) 中國文化符號向世界展示的有效渠道。

  最後,還應打造具備卓越國際傳(chuan) 播能力的中國音樂(le) 賽事品牌。可借鑒相關(guan) 國際音樂(le) 賽事成功運行經驗,以藝術領域內(nei) 專(zhuan) 業(ye) 性社會(hui) 團體(ti) 作為(wei) 國際音樂(le) 賽事的主辦機構,從(cong) 而便於(yu) 與(yu) 國際同行開展業(ye) 務交流。

  今天我們(men) 思考塑造國際音樂(le) 賽事的中國符號這一現實議題,正是希冀以高規格國際音樂(le) 賽事來發揮帶動作用,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的有效發展,並以其美育功能惠及大眾(zhong) ,實現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支撐。最終,以具有中國文化符號意義(yi) 的音樂(le) 賽事品牌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