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明確!快遞領域這些條款“無效”
中新網11月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不公平格式條款現象在消費生活中屢見不鮮,涉及領域廣、侵權手段隱蔽、對消費者影響大。近日,根據《“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征集調查報告》,中消協邀請中消協律師團律師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快遞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點評。
一、未保價(jia) 快遞丟(diu) 失、損毀等,快遞公司按較低限額賠償(chang)
案例一:若您未選擇保價(jia) ,當您寄遞非生鮮托寄物,在運輸環節發生滅失、破損、短少的,本公司在7倍運費限額內(nei) 向您賠償(chang) 托寄物的實際損失,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如您認為(wei) 該賠償(chang) 標準不足以彌補您的損失,應根據托寄物的實際價(jia) 值進行保價(jia) 。如您未保價(jia) ,視為(wei) 托寄物價(jia) 值不超過1000元。
案例二:未保價(jia) 的普通快件破損、毀損,文件、物品破損但不影響主要功能,若您可提供有效貨值證明,加盟網點按照有效貨值的20%賠償(chang) ,文件類最高賠償(chang) 100元,物品類最高賠償(chang) 300元;若您不能提供有效貨值證明,加盟網點按最多10倍運費賠償(chang) ,文件類最高賠償(chang) 100元,物品類最高賠償(chang) 300元。
案例三:快件發生損毀、遺失(包括全部或部分損毀、遺失)的,未保價(jia) 快件,按照實際價(jia) 值損失賠償(chang) ,但最高不超過人民幣500元(含);除本協議另有約定外,未保價(jia) 且無法提供有效價(jia) 值證明的,則按照該票快件的快遞服務費的3倍賠償(chang) 。
點評意見:《郵政法》規定,未保價(jia) 的給據郵件丟(diu) 失、損毀或者內(nei) 件短少的,郵政企業(ye) 按照實際損失賠償(chang) ,但最高賠償(chang) 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掛號信件丟(diu) 失、損毀的,郵政企業(ye) 按照所收取資費的三倍予以賠償(chang) 。
但是,快遞服務不同於(yu) 郵政普遍服務,快遞企業(ye) 也不屬於(yu) 郵政企業(ye) 。快遞服務中快件的損失賠償(chang) 應當適用《民法典》等有關(guan) 民事法律的規定。各快遞公司都在快遞服務合同中約定了各自在一定限額內(nei) 的未保價(jia) 賠償(chang) 規則,這些規則並沒有消費者協商修改的餘(yu) 地。而且,快遞公司約定的限額賠償(chang) 責任低於(yu) 快件實際價(jia) 值時,消費者的實際損失得不到補償(chang) ,減輕了快遞公司的賠償(chang) 責任,對於(yu) 消費者顯失公平。
此外,如果快遞公司存在暴力分揀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行為(wei) 導致快件損毀、丟(diu) 失,快遞公司無權以格式條款為(wei) 由減輕或免除自身責任。
二、保價(jia) 快件發生損毀、丟(diu) 失等,快遞公司非全額賠付
案例:快件發生損毀、遺失(包括全部或部分損毀、遺失)的,已保價(jia) 快件,按照實際價(jia) 值損失賠償(chang) ,但最高不超過申報價(jia) 值;如快件未足額保價(jia) 的,則賠償(chang) 金額按保價(jia) 率折扣,即賠償(chang) 金額=實際價(jia) 值損失×申報價(jia) 值/實際價(jia) 值。
點評意見:快遞企業(ye) 對“保價(jia) ”的解釋與(yu) 消費者的理解存在分歧。快遞企業(ye) 的“保價(jia) ”規則屬於(yu) 最高賠償(chang) 限額,實際賠償(chang) 時要根據快件的損毀情況確定具體(ti) 金額,最高不超過保價(jia) 金額。普通消費者對“保價(jia) ”的理解是快件出現損毀情況,快遞企業(ye) 就應當按照保價(jia) 金額進行賠償(chang) 。快遞企業(ye) 有義(yi) 務在接受托寄前向消費者主動闡明具體(ti) 的保價(jia) 賠償(chang) 規則,如果告知不清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zheng) 議時,應當作出不利於(yu) 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另外,快遞服務人員有義(yi) 務提醒消費者對貴重物品進行保價(jia) ,未履行提醒義(yi) 務或因故意、重大過失等原因造成快件丟(diu) 失、損毀、內(nei) 件短少的,快遞企業(ye) 應當加重承擔責任。
三、快遞平台信息係統出問題,快遞公司不承擔責任
案例:因不可抗力或其他自身無法控製的原因使得快遞平台崩潰或無法正常使用,導致快遞服務無法完成或丟(diu) 失有關(guan) 信息、記錄等,快遞公司不承擔責任。
點評意見:消費者將快遞件交付給快遞公司運輸並支付費用,快遞公司接收快遞件並承運,雙方實際達成委托運輸合同,若非托運方自身故意或重大過失,快遞公司有責任和義(yi) 務保障貨物運輸和按時送達,否則應當視為(wei) 快遞公司違約,快遞公司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快遞公司的信息係統出現問題,不能免除快遞件的安全保障義(yi) 務,快遞公司應當盡快修複信息係統,然後按照約定進行配送。
四、以疫情防控等為(wei) 理由,免除快遞公司的賠償(chang) 責任
案例:疫情期間,部分小區被劃定為(wei) 高風險地區而導致快遞需要消殺、管控等,小區解封後郵寄的快遞卻丟(diu) 失了,快遞公司無法完成送達,並以疫情防控措施為(wei) 由拒絕賠付。
點評意見:疫情期間,因防疫需要對快遞進行消殺或者由快遞網點保存而暫停配送,並不等於(yu) 快遞企業(ye) 可以隨意處置消費者的快遞件。防疫期間,快遞企業(ye) 應當妥善保管好消費者的快遞件,出現快件丟(diu) 失、破損、短少等情況的,應當按照約定進行賠償(chang) ,不能以防疫措施為(wei) 理由推卸賠償(chang) 責任。防疫措施解除後,快遞公司應當按照收件地址盡快安全送達。(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