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手 蓉深共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原標題:強強聯手 蓉深共謀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wei) 全國各地都需要抓住的時代機遇。今年上半年,成都以累計約25.46萬(wan) 輛的新車上險量,位列全國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累計約7.17萬(wan) 輛,排名全國第四。
如何通過東(dong) 西部交流合作,實現優(you) 勢互動和供需對接?如何通過區域協調探索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合作的新路徑?
帶著這些問題,11月2日,“數智新引擎,汽車新動能”2022成都新經濟專(zhuan) 場招商推介會(hui) 在深圳舉(ju) 行,來自成都的政企與(yu) 深圳多家企業(ye) 共同尋找合作機會(hui) ,尋找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未來。推介會(hui) 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hui) 主辦,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駐深圳投資促進中心協辦。
加速推進建圈強鏈
成都構建產(chan) 業(ye) 生態
目前,成都擁有新能源整車生產(chan) 企業(ye) 24戶,年產(chan) 能64萬(wan) 輛,2021年實現產(chan) 量5.97萬(wan) 輛,2022年1-9月產(chan) 量3.06萬(wan) 輛,同比增加8.3%。成都已吸引落地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yi) 緯鋰能、蜂巢能源等總計超200GWh的動力和儲(chu) 能電池項目,為(wei) 新能源整車和關(guan) 鍵零部件的發展做足了能源支撐。
智能網聯汽車方麵,成都已經獲批建設中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並成功入選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yu) 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
在長時間的積累和極具前瞻性意識的布局下,可以預見的是,成都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構築戰略競爭(zheng) 優(you) 勢,邁向高質量發展。在這個(ge) 過程中,成都大力開展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用“鏈主”和“鏈長”的政策設計踐行著產(chan) 業(ye) 變革。今年8月,2022年度“成都市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人才計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評選名單出爐,一汽-大眾(zhong) 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一汽豐(feng) 田汽車有限公司等紛紛入選。其中,一汽-大眾(zhong) 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目前已經帶動300餘(yu) 家供應商落戶成都,本地配套率達到80%以上。
釋放合作共贏機遇
成都持續打開窗口
推介會(hui) 上,成都聚焦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介紹了目前已經取得的產(chan) 業(ye) 成果,同時也向外界宣告了成都乃至西南地區加速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的決(jue) 心,並釋放了合作共贏的意願和機遇。
成都市龍泉驛區新經濟和科技局與(yu) 海豚汽車科技(廣東(dong) )有限公司就海豚汽車總部基地項目計劃進行了簽約,該計劃投資50億(yi) 元,將建設車輛研發及銷售總部、充換電技術研發及PACK電池生產(chan) 基地、智能係統研發及生產(chan) 基地、出行平台全國運營中心。
未來,圍繞成都多個(g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成都還將持續向全國企業(ye) 敞開懷抱,與(yu) 各城市、各領域優(you) 質企業(ye) 攜手共談發展、共話未來。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豔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