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建築之鄉”廣東電白:一把泥刀走天下 生意做到東南亞
中新網茂名11月4日電 (梁盛 梁晶晶)建築業(ye) 是“中國建築之鄉(xiang) ”廣東(dong) 茂名市電白區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支柱產(chan) 業(ye) ,曾經被人笑稱為(wei) “一把泥刀走天下,賺個(ge) 腰酸腿疼手腳麻”,如今卻形成了千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級的產(chan) 業(ye) 群。該區建築團隊所承建的項目不僅(jin) 遍布中國各地,更將業(ye) 務拓展到越南、孟加拉國、泰國、馬來西亞(ya) 等國家而享譽海外。
據茂名市電白區建築協會(hui) 秘書(shu) 長楊廣漢3日在受訪時表示,電白區於(yu) 2016年被中國建築業(ye) 協會(hui) 授予“中國建築之鄉(xiang) ”稱號,成為(wei) 廣東(dong) 省首個(ge) 獲得此榮譽的地區。建築業(ye) 作為(wei) 當地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新中國成立後便開始發展起來。至20世紀70年代,電白建築團隊開始“走出去”,並逐漸形成規模,以質量飲譽業(ye) 界。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廣州的各大高層建築,幾乎都是電白人在承建。目前,電白建築企業(ye) 共有386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ye) 2家、一級資質企業(ye) 21家、二級資質企業(ye) 44家,全區超過30萬(wan) 人從(cong) 事建築行業(ye) 。2021年,電白全區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達1103億(yi) 元。
據了解,電白建築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的背後,是一批又一批實力建築企業(ye) 的崛起,僅(jin) 電白二建集團就有四個(ge) 項目工程斬獲中國最高優(you) 質工程獎“魯班獎”,所承接的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累計500多棟。
作為(wei) 一名已在中國建築行業(ye) 嶄露頭角的“建二代”,電白二建集團董事長崔俊賢有頗多感慨:從(cong) 父輩憑著一把泥刀的單打獨鬥,到成長為(wei) 百億(yi) 元企業(ye) ,一路走來付出了太多的艱辛與(yu) 汗水。
崔俊賢說,20世紀80年代初,電白建築人開始到廣州闖蕩。在那個(ge) 年代裏,想要跨區域工作,需要多部門的審批,而且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大家都住在廣州郊區的簡易房裏,很不受人待見。但前輩們(men) 憑著一股拚勁和韌勁,硬是在他鄉(xiang) 闖下了一片天地,不少電白人經營的建築公司更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電白二建集團第一個(ge) 海外項目,是分兩(liang) 期建設的越南錦普電廠建築工程,時間跨度從(cong) 2005年至2013年,現已竣工投用。由於(yu) 在越南錦普電廠項目中贏得良好口碑,2014年,電白二建集團又承接了孟加拉國吉大港Dohazari燃油電廠和Hathazri燃油電廠的建築工程,受到當地的好評。
電白區委書(shu) 記譚劍鋒表示,隨著市場的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建築業(ye) 開始由原來的粗放型、勞動力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型、創新型轉變。走獨具特色的專(zhuan) 業(ye) 化道路,是電白建築業(ye) 未來的發展方向。近年來,該區相繼出台係列扶持政策,為(wei) 當地建築企業(ye) 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形成蓬勃發展的集聚效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