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今年以來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增近五成

發布時間:2022-11-08 10:26: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今年以來綠色債(zhai) 券發行規模增近五成

  助力實體(ti) 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喬(qiao) 翔 見習(xi) 記者 李夢揚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按發行起始日統計,截至11月6日,今年以來綠色債(zhai) 券發行規模約為(wei) 7130.32億(yi) 元,同比增長約48.85%,今年前三季度發行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綠色債(zhai) 券標準統一和行業(ye) 規範發展,綠色債(zhai) 券市場正加速擴容。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將激發市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預計低碳轉型債(zhai) 券具有較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債(zhai) 券品種日益豐(feng) 富

  據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統計,2022年6月末,我國綠色債(zhai) 券存量規模1.2萬(wan) 億(yi) 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國綠色金融市場對全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除了規模擴容外,支持綠色發展的債(zhai) 券品種也不斷推陳出新。今年6月,上交所修訂發布特定品種公司債(zhai) 券指引,新增推出低碳轉型債(zhai) 券、低碳轉型掛鉤債(zhai) 券品種。

  東(dong) 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低碳轉型債(zhai) 券募集資金專(zhuan) 項用於(yu) 低碳轉型領域,包括電力、建材、鋼鐵等行業(ye) 具有低碳轉型效益的項目。目前其票麵利率平均水平在3%左右,普遍低於(yu) 其他債(zhai) 券,對於(yu) 企業(ye) 而言,有明顯的融資成本優(you) 勢。

  目前,低碳轉型債(zhai) 券及低碳轉型掛鉤債(zhai) 券品種正在諸多領域擴展。

  日前,國內(nei) 航空業(ye) 暨飛機經營性租賃業(ye) 的首隻低碳轉型債(zhai) 正式落地。10月23日,中國飛機租賃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已完成發行10億(yi) 元超短期融資券,期限為(wei) 270天,票麵利率為(wei) 3.56%。該融資券獲得了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低碳轉型債(zhai) 券認證。

  9月19日,國泰君安助力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麵向專(zhuan) 業(ye) 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可續期公司債(zhai) 券(第二期)(低碳轉型掛鉤)完成簿記。本期債(zhai) 券為(wei) 全國首單“科創+低碳轉型掛鉤”雙貼標債(zhai) 券,發行規模30億(yi) 元,5+N年期品種票麵利率3.21%,3+N年期品種票麵利率2.7%。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將引發市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因此低碳轉型債(zhai) 券具有較大的潛在市場空間。”李勇表示。

  “頭雁”作用凸顯

  近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發布服務實體(ti) 經濟發展的公告,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積極服務“雙碳”目標,有力支持實體(ti) 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在綠色債(zhai) 券承銷方麵,大型券商的“頭雁”作用凸顯。據10月28日中證協發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債(zhai) 券承銷業(ye) 務專(zhuan) 項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券商承銷管理綠色公司債(zhai) 券合計金額1349.32億(yi) 元。具體(ti) 來看,中信證券主承銷(或管理)綠色公司債(zhai) 券(含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金額最高,為(wei) 288.85億(yi) 元;中信建投次之,為(wei) 162.48億(yi) 元;中金公司位列第三,為(wei) 94.52億(yi) 元。

  10月24日,中信建投公告稱,2022年1月至9月,公司主承銷60隻綠色債(zhai) 券,主承銷金額390億(yi) 元,其中碳中和債(zhai) 券金額82億(yi) 元。

  10月23日,中信證券公告稱,2022年1月至9月,公司加大綠色產(chan) 業(ye) 投入,承銷綠色債(zhai) 券(含碳中和債(zhai) )91隻,承銷金額442億(yi) 元,同比增長88%。

  同日,國泰君安公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共發行49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融資規模783億(yi) 元;海通證券發布公告稱,十年來,公司發行綠色債(zhai) 券規模逾3000億(yi) 元;華泰證券披露,2022年1月至9月,公司共承銷綠色債(zhai) 券26隻,承銷規模152.06億(yi) 元。

  此外,券商也正在推進與(yu) 綠色發展有關(guan) 的多項業(ye) 務,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助推器”作用。國泰君安公告表示,公司持續推進FICC碳金融業(ye) 務,2022年前三季度交易量超340萬(wan) 噸。中信建投透露,公司為(wei) 綠色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12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融資服務,融資金額為(wei) 356億(yi) 元。中國銀河公告稱,公司參與(yu) 首批碳中和ETF基金做市,推出全球首隻覆蓋亞(ya) 太地區的低碳ETF並在新加坡成功上市,為(wei) 綠色低碳權益金融產(chan) 品提供流動性服務。

  政策與(yu) 市場雙重驅動

  李勇表示,近年來隨著各類監管政策支持,交易機製不斷完善及市場結構持續優(you) 化,綠色債(zhai) 券市場或呈現“供需雙贏”的格局並快速擴容。

  7月29日,綠色債(zhai) 券標準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綠標委”)發布《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明確綠色債(zhai) 券定義(yi) 及四項核心要素,進一步明確募集資金應100%用於(yu) 綠色項目,實現了與(yu) 國際綠色債(zhai) 券標準接軌。

  今年9月,經向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hui) 報備,綠標委正式發布綠色債(zhai) 券評估認證機構市場化評議結果,合計18家機構通過綠標委注冊(ce) ,對於(yu) 推動綠色債(zhai) 券市場行業(ye) 自律和規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李勇認為(wei) ,第三方評估機構要充分發揮綠債(zhai) 市場“看門人”角色。綠色債(zhai) 券評估認證機構需要幫助市場更好地識別綠色經濟活動,引導資金準確投向綠色領域。此外,應合理量化環境效益評估指標並更好地在項目間進行橫向比較,確保綠色項目達到預期環境效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