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浪花,在熒屏綻放
時代浪花,在熒屏綻放(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影視、文學、音樂(le) 、戲劇……在文藝創作的百花園中,不同藝術門類呈現出獨特的魅力與(yu) 色彩。本版今起推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欄目,走近創作曆程,觀察行業(ye) 趨勢,展示新時代文藝新氣象,講好文藝創作的中國故事。
——編 者
不久前舉(ju) 辦的第三十三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上,一個(ge) 細節格外引人注意:每一份獲獎名單都從(cong) 一個(ge) 紅色郵筒中取出。郵筒寓意一頭連著觀眾(zhong) 、一頭連著文藝工作者,作為(wei) 電視劇“政府獎”,“飛天獎”以這樣的獨特方式,彰顯電視劇創作應有的自覺與(yu) 追求。
本屆“飛天獎”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經過初評、複評、終評,142部參評作品中有46部作品入圍。最終,《山海情》《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大決(jue) 戰》《絕密使命》《功勳》《裝台》等16部電視劇獲得優(you) 秀電視劇獎。
為(wei) 什麽(me) 是這些作品獲獎?它們(men) 為(wei) 新時代電視劇創作樹立了怎樣的價(jia) 值坐標和品質標杆,代表了怎樣的行業(ye) 趨勢?
彰顯信仰之美——以思想性藝術性贏得精神共鳴
本次獲獎的16部作品中,《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功勳》《大決(jue) 戰》《絕密使命》《叛逆者》《香山葉正紅》《理想照耀中國》等8部作品著力彰顯信仰的力量。頒獎詞評價(jia) :在曆史的縱深處講述革命故事,塑造英雄人物,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彰顯信仰力量,印證了時代變遷的必然規律,詮釋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擦亮了民族複興(xing) 的精神坐標。
革命曆史題材在中國電視劇創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分量。以電視劇《長征》《延安頌》《恰同學少年》等為(wei) 代表,一批優(you) 秀的革命曆史題材作品引領了我國電視劇的發展潮流。尋找曆史真實與(yu) 藝術真實的最佳結合點,創造新的符合時代的審美體(ti) 驗,是革命曆史題材作品創新的難點,也是突破點。
近幾年,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的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湧現。特別是,一批主旋律電視劇與(yu) 年輕觀眾(zhong) 相向而行,成就了一部部“現象級”作品:《覺醒年代》熱播,“我們(men) 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覺醒年代》的續集”登上熱搜;《跨過鴨綠江》收到多地觀眾(zhong) 的來信,寄信人涵蓋在校學生、耄耋之年的老兵等;《功勳》播出期間,“淚奔”“破防”的評價(jia) 刷屏,網友將“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譽為(wei) “時代最閃亮的星”。
是什麽(me) 引起青年觀眾(zhong) “追劇熱”?如何讓信仰的力量跨越時空仍綻放青春光彩?
從(cong) 獲獎作品可以看到,以深刻的思想豐(feng) 富敘事內(nei) 涵,用平視的視角塑造革命人物,讓思想性與(yu) 藝術性得到了深度融合。比如《覺醒年代》,呈現出一個(ge) 時代的人格魅力,與(yu) 屏幕外的觀眾(zhong) 形成強大共情,讓革命人物有情有性,曆史書(shu) 寫(xie) 有厚度有溫度,信仰之美有了穿越時空的魅力。
“新時代的電視劇工作者,以高度的曆史自覺,按照曆史唯物主義(yi) 的要求把握革命曆史題材,提升藝術化、審美化表達。革命者身上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決(jue) 心奮鬥終身的信仰力量,與(yu) 今天正為(wei) 了中國式現代化偉(wei) 大實踐而奮鬥的青年一代,產(chan) 生了強大的精神共鳴。”頒獎典禮上,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評價(jia) 道。
記錄時代之變——大主題、主旋律成為(wei) 創作自覺
“這是一個(ge) 了不起的題材!我們(men) 在寫(xie) 這部劇的時候,真正把心把情都用在了這片土地上。”《山海情》編劇王三毛手捧獎杯,一番感言讓台下許多同行泛起淚光。
電視劇《山海情》奪得本屆“飛天獎”優(you) 秀電視劇獎、優(you) 秀編劇獎、優(you) 秀女演員獎等3項大獎。製片人侯鴻亮同樣表達了感激之情:“創作者是西海固的老百姓們(men) ,是福建對口援助寧夏的工作者們(men) ,是向往美好生活一直在奮鬥的中國人……感謝這個(ge) 時代,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這麽(me) 多、這麽(me) 好的選題。”
從(cong) 《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嬌》所講述的脫貧路上的團結奮鬥,再到《在一起》彰顯的抗疫過程中的攜手同心,這幾部獲獎作品,用鏡頭探尋火熱生活,從(cong) 時代之變的切身感悟中萃取選題,以用心打磨的故事再現閃光的時代篇章,緊扣奮鬥的主題。
“飛天獎”頒獎禮第二天,首屆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發布了《2022中國電視/網絡劇趨勢報告》。報告預測,電視劇呈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對題材、樣式和審美會(hui) 產(chan) 生更加全麵的影響,在題材重心方麵,與(yu) 時代同行,呼應大主題、唱響主旋律成為(wei) 創作自覺。
回顧本屆“飛天獎”,無論選題、題材,敘事、製作,還是創新、審美,主題創作都具有風向標的意義(yi) 。特別是主題創作中的重大現實題材作品,從(cong) 國到家,從(cong) 地域到行業(ye) ,從(cong) 通覽全局到縱向深挖,創作觸角正向著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延伸,呈現包容、開拓的積極姿態。
今年以來與(yu) 觀眾(zhong) 見麵的電視劇作品,依然延續了這一態勢。圍繞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反映我國短道速滑運動發展的《超越》播出;圍繞重大主題,“大運河”題材的《運河邊的人們(men) 》、聚焦現代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麓山之歌》,以及《大考》《我們(men) 這十年》等相繼與(yu) 觀眾(zhong) 見麵。近期收官的《我們(men) 這十年》,展示10年來各領域發展成就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新風貌,被稱為(wei) “於(yu) 時代洪流中發現每一朵浪花的燦爛”。
抒寫(xie) 人民之呼——呈現平凡奮鬥者的拚搏姿態
頒獎典禮上,一個(ge) 朗誦節目讓人印象深刻。陳寶國、殷桃、張嘉益、梅婷、何冰、王雷,幾名演員用飽含深情的演講,帶觀眾(zhong) 重溫記憶中的經典角色。每一個(ge) 故事都描繪出人世間的溫情畫卷,這些曆經時間淘洗、依然被銘記的普通人的故事,於(yu) 人間煙火處彰顯出道義(yi) 與(yu) 擔當。
獲獎的《裝台》《巡回檢察組》《理想之城》也是如此。它們(men) 對現實生活的描摹中,有人民的悲歡離合,有人民的情懷熱望,也有人民的關(guan) 切與(yu) 呼聲。因為(wei) 與(yu) 人民心心相通,故事才走進了千家萬(wan) 戶。頒獎詞評價(jia) 這3部作品,用平凡奮鬥者的追夢、奮鬥之旅,讓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與(yu) 自豪感躍然熒屏。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也用善良為(wei) 別人“裝台”,這是《裝台》裏刁順子的幸福感。刁順子騎著三輪車,帶觀眾(zhong) 看人間百態、市井煙火。用法律的方式追求公平正義(yi) ,是《巡回檢察組》中檢察官馮(feng) 森的幸福感。因為(wei) 他知道,再小的案件,對於(yu) 群眾(zhong) 都是“天大的案子”。正如導演李少飛所說,這些作品“獻給奮力拚搏向往美好的每一個(ge) 人”。
近年來,電視劇行業(ye) 整體(ti) 減量提質,現實題材作品比重持續攀升,本次“飛天獎”提名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占到所有提名作品的半數以上。獲獎作品忠實反映豐(feng) 富多彩的社會(hui) 生活,努力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充分證明現實主義(yi) 創作持久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思想價(jia) 值。
可以預見,未來聚焦現實生活的電視劇將更加受到青睞。中國廣播電視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李京盛建議,要注意避免現實題材創作陷入“市井煙火氣足、社會(hui) 風雲(yun) 氣少”的模式化,“加大對社會(hui) 的反映度,加大現實題材創作的縱深感、延展度,加大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力度,仍有提升的空間。”
新征程,新擔當。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的征程上,電視劇作為(wei) 當代最活躍、最普及的大眾(zhong) 文藝形態之一,自有使命與(yu) 擔當。
向著“飛天獎”樹立的價(jia) 值坐標和品質標杆奮力前行,相信電視劇行業(ye) 將奉獻出更多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質作品。
本報記者 任姍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