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數字化迎來轉型拐點
◎本報記者 王延斌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正處於(yu) 一個(ge) 拐點之上。向上突破,能夠成功把握未來發展走向,實現更大的發展;徘徊不前,有可能喪(sang) 失‘數實融合’的最佳時機。”在11月9日召開的全國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大會(hui) 上,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中小企業(ye) 客戶業(ye) 務群總經理王忠的一席話引來眾(zhong) 多專(zhuan) 家的共鳴。當天,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ye) 專(zhuan) 家、企業(ye) 的代表圍繞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案例和未來趨勢作了深度分享,幹貨滿滿。
王忠的上述觀點呼應著數字經濟的現實境遇。
現場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成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麵臨(lin) 四大難點
在大會(hui)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與(yu) 信息係統專(zhuan) 家劉韻潔分享了“確定性網絡助力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觀點。他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作為(wei)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yu) 工業(ye) 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ye) 生態、關(guan) 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既是數字產(chan) 業(ye) 化的“增長極”,又是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新基建”。
“工業(ye) 互聯網是我國彎道超車的重大曆史機遇。”劉韻潔表示,基於(yu) 確定性網絡技術推進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可以解決(jue) 企業(ye) 成長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劉韻潔向與(yu) 會(hui) 者透露,山東(dong) 已完成確定性網絡2.0版建設,覆蓋16個(ge) 地市,實現從(cong) 實驗室研究到大規模產(chan) 業(ye) 應用落地。
在深耕服務中小企業(ye) 發展領域20多年之後,王忠和同事們(men) 發現,數字化轉型在中小企業(ye) 群體(ti) 中落地還存在4個(ge) 難點,即投入不足、認知不清、路徑不明、信心不足。
“相對於(yu) 大企業(ye) ,中小企業(ye) 在網絡、設備、信息係統上資源投入不足,存在‘用不起、玩不起、養(yang) 不起’現象。”王忠表示,中小企業(ye) 無法清晰認知自身發展階段與(yu) 製定戰略規劃,致使轉型效果不佳;同時,缺少有效反映轉型價(jia) 值的評估模式,無法精確了解數字化轉型的投入產(chan) 出效益等。
對於(yu) 初創期和探索期的企業(ye) 來說,生存是最大的問題,“數字化轉型”是進入發展期和成熟期必須考慮的戰略性問題。王忠認為(wei) ,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深刻演進,進入到一個(ge) 從(cong) 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接地氣”的數字平台將推動中小企業(ye) 走出困境
上述觀點也符合山東(dong) 省工信廳副廳長安文建的介紹。安文建表示,近年來,山東(dong) 立足製造業(ye) 大省和數字經濟強省“雙優(you) 勢”,高質量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山東(dong)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率超過60%;工業(ye) 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指數116.1、關(guan) 鍵業(ye) 務環節全麵數字化率67.8%,均居全國第二位;帶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指數達到80.3,居全國首位。
成立剛剛一年的此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正在數字化成長過程中,該企業(ye) 的信息化能力相對薄弱,產(chan) 生了一些業(ye) 務痛點。王忠介紹,他們(men) 公司提供了端到端的全麵解決(jue) 方案,以及智能製造領域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進程中所需的所有IT產(chan) 品,包括計算機、全球組網、工作站,以及服務器、存儲(chu) 、網絡和安全產(chan) 品。數字化轉型為(wei) 此芯科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10個(ge) 月內(nei) 接連完成4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1億(yi) 美元。
從(cong) 中小企業(ye) 成長為(wei) 大企業(ye) ,出現在全國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大會(hui) 現場的眾(zhong) 多行業(ye) 翹楚紛紛“轉過身來,扶持中小企業(ye) ”,以期實現雙贏。
比如浪潮雲(yun) 洲聯合惠發食品,打造以“菜譜工藝模型+炒菜機器人”為(wei) 核心的烹飪智能化體(ti) 係,推動預製菜標準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和智能化生產(chan) ,驅動預製菜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生產(chan) 成本下降15%,管理效率提升17%。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釋放了鼓勵中小微企業(ye) 自主創新的明確信號。王忠認為(wei) :“數字服務平台最大的意義(yi) 在於(yu) ,可以助力中小企業(ye) 通過‘先進入、早受益、再迭代’的方式,以更清晰的認知、更明晰的路徑和更低的成本,走出數字化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