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連續波雷達:遠去的“千裏眼” 不朽的功勳
◎張金燾 吳本科 本報記者 張 強
11月5日19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9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成功發射的背後是多套新型雷達的共同護航。此時,遠在千裏之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衛星觀測站裏默默矗立著一台已經退役14年的功勳雷達設備,它的天線依舊指向遙遠的太空。服役期間,這雙“千裏眼”參與(yu) 了多項中國航天任務,退役後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見證著中國航天的輝煌。它就是158連續波雷達。
用自己的衛星進行衛星通信
1975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芳允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榮駿等專(zhuan) 家的建議和主持下,我國開始進行158連續波雷達工程論證,目的是實現以中精度的測控設備獲得高精度的定位測量。
158連續波雷達為(wei) 中精度多站製外彈道測量係統,用於(yu) 航天器、運載火箭飛行主動段外彈道測量,可單站工作,也可多站聯合工作。經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研究所和第三十九研究所合作研製,158連續波雷達在1982年生產(chan) 下線,列裝於(yu)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衛星觀測站,承擔發射衛星時運載火箭飛行主動段的外彈道保精度測量任務。1984年1月,在完成係統性的安裝調試和綜合校飛等工作後,該設備首次正式參加“試驗衛星”發射任務,首次亮相就做到了目標跟蹤穩定、數據傳(chuan) 輸正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女排獲得世界杯冠軍(jun) ,並開啟了五連冠的輝煌。但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這一幕:就在她們(men) 衝(chong) 擊五連冠的關(guan) 鍵時刻,電視信號突然中斷,電視屏幕上隻能看到“租用衛星,時間已到”的字樣。
這一切,都是因為(wei) 彼時我國沒有自己的通信衛星。而這一切,也都將因為(wei) 中國有了自己的通信衛星而改變。
1984年4月8日19時20分02秒,長征三號火箭搭載著“東(dong) 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奔向太空,這是我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同步通信衛星,開啟了我國用自己的衛星進行衛星通信的新時代。這舉(ju) 國歡慶的壯舉(ju) 背後,就有158連續波雷達的“身影”。
在隆隆的轟鳴聲中,搭載著衛星的火箭按既定軌跡進入貴州上空,伴隨著158連續波雷達天線俯仰傾(qing) 角的連續變化,貴陽衛星觀測站指揮大廳裏不斷傳(chuan) 來激動人心的報告聲,“貴陽158雷達發現目標!”“貴陽158雷達跟蹤正常!”“貴陽158雷達下高壓!”
當機房裏傳(chuan) 來勝利的消息時,所有人歡呼鼓掌、擁抱握手,每個(ge) 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這是158連續波雷達列裝後第二次圓滿完成重大火箭跟蹤觀測任務。
可貴的勝利來之不易,在“東(dong) 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發射前的一次合練中,雷達數據傳(chuan) 輸軟件接收中心數據曾突然中斷,又突然複現。
麵對這種偶發情況,貴陽衛星觀測站的科技人員沒有放過任何可能影響任務成功的因素。該站科技人員迅速組成攻關(guan) 團隊,深入研究設備原理,細致梳理故障並建立起故障樹。經過連續5天通宵達旦的集智攻關(guan) ,終於(yu) 發現了隱藏在設備中的故障點,並在最短的時間裏排除了故障。
後續的工作中,該站科技人員緊緊圍繞任務特點和設備狀態,以萬(wan) 全準備應對萬(wan) 一可能,再次全麵對風險隱患進行分析識別,製定出40餘(yu) 份應急處置方案,始終確保158連續波雷達各項狀態指標正常。
臨(lin) 危受命獨立完成跟蹤觀測
在158連續波雷達服役的曆程中,這樣驚心動魄、爭(zheng) 分奪秒、誓奪成功的故事還有很多。
2003年5月25日,我國第3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發射在即。然而,承擔火箭飛行主動段跟蹤測量的3台雷達設備中,其他觀測站的兩(liang) 台設備突發故障,狀態始終沒能恢複,無法參加任務。如果火箭飛行主動段沒有有效的雷達跟蹤數據,勢必會(hui) 影響整個(ge) 任務成敗。
於(yu) 是,已經服役近20年的貴陽衛星觀測站的158連續波雷達臨(lin) 危受命,將在這次任務中獨立完成火箭飛行主動段全覆蓋跟蹤觀測。
麵對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考驗,該站158連續波雷達幾乎是在零窗口補位,頂住了強大的載荷壓力,始終保持著最好的跟蹤觀測狀態,數據接收和軌跡觀測沒有出現一點瑕疵,圓滿完成了跟蹤觀測任務。老將出馬,一個(ge) 頂仨!
隨著國家航天發射頻次的增加,158連續波雷達在1992年至2003年的11年裏,對頻率源、中心機、測角、伺服、等分機進行了更新,對發射機控保電路、行波管放大單元及接收機高頻箱進行了8次改造升級。雖然改造提高了158連續波雷達工作的可靠性,但隨著雷達新技術的突破和新型雷達設備的研製成功,158連續波雷達已經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到了服役的終點。
2008年8月,一經研製成功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質量獎銀獎的158連續波雷達,在超期服役11年後作為(wei) 功勳設備光榮“退役”。
超長的服役期間,158連續波雷達圓滿完成航天發射跟蹤觀測任務44次,雷達組榮立集體(ti) 二等功1次,集體(ti) 三等功3次,在我國航天事業(ye) 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退役”後的10多年來,它作為(wei) 貴陽衛星觀測站在站最久的“老同誌”,一直默默矗立在那裏,成為(wei) 了該站進行愛國主義(yi) 教育、質量警示教育和愛裝管裝教育的珍貴曆史文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