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焦點訪談丨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今天圓滿落下帷幕。11月5日,習(xi) 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大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致辭。習(xi) 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了“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三點主張。這樣的主張,正是基於(yu) 中國濕地保護工作的實踐經驗所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也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在中國湖北武漢和瑞士日內(nei) 瓦同步舉(ju) 行,大會(hui) 以“珍愛濕地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主題,探討公約發展方向,審議重要履約事項。流水潺潺、鳥叫蟲鳴,這就是濕地的美好景象,濕地被喻為(wei) “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是重要的生態係統。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副司長 鮑達明:像河流、湖泊、沼澤、濱海,也包括人工濕地,這些都屬於(yu) 濕地的範疇。濕地的重要作用,包括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蓄洪防旱、儲(chu) 碳固碳等等。
《濕地公約》於(yu) 1971年2月在伊朗海濱城市拉姆薩爾簽署。經過50餘(yu) 年的發展,締約方發展到目前的172個(ge) ,1992年中國政府正式加入,成為(wei) 公約第67個(ge) 締約方。我國深度參與(yu) 公約事務和規則製定,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為(wei) 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30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複,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濕地保護修複力度不斷加大,公眾(zhong) 濕地保護意識不斷增強,開啟了全麵保護濕地新階段。
在本屆大會(hui) 上,《濕地公約》秘書(shu) 處向25個(ge) 新晉“國際濕地城市”頒發證書(shu) ,目前,在全世界43個(ge) “國際濕地城市”中,中國有13個(ge) ,是全球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本次濕地大會(hui) 主會(hui) 場武漢也是其中一個(ge) 國際濕地城市。
位於(yu) 武漢市蔡甸區西南部的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是江漢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澤濕地,也是觀鳥愛好者最常來的地方。
秋季,成群的候鳥在沉湖濕地聚集,這一幕也讓參與(yu) 過鳥類調查的顏軍(jun) 非常欣喜。顏軍(jun) 告訴記者,鳥類常常被認為(wei) 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鳥類的增多,意味著這片濕地的食物充足,環境舒適。而要做到這點,卻並不容易。
湖北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e) 局局長 蔡鬆:圍湖造田、養(yang) 魚,導致整個(ge) 沉湖濕地流失大概有三分之二,比較嚴(yan) 重。從(cong) 2013年開始,武漢市加大對沉湖濕地的整治力度,通過生態補償(chang) 的方式,整個(ge) 退漁還濕達到了7.8萬(wan) 畝(mu) 。
把曾經被占用為(wei) 養(yang) 殖業(ye) 等用途的濕地重新恢複、予以保護。在相關(guan) 部門的努力下,沉湖濕地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美景。像煥然新生的沉湖濕地一樣,在依水而生、伴水而興(xing) ,被稱為(wei) “百湖之市”的武漢,濕地的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feng) 富。
湖北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e) 局局長 蔡鬆:在城市治理、城市發展過程中,始終把生態發展、環境保護放在首位,這也是我們(men) 的職責。二十大報告中專(zhuan) 門提到了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我們(men) 會(hui) 利用這次濕地大會(hui) 的契機,不斷加大對濕地保護的力度,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通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濕地保護修複,構建保護製度體(ti) 係,出台《濕地保護法》等一係列有力舉(ju) 措,我國濕地保護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我國濕地保護率越來越高,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對於(yu) 保護綠水青山的堅定決(jue) 心。
要保護好濕地,不僅(jin) 要讓曾經被蠶食的濕地恢複完整,還需要科學的修複。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ge) 紅樹林濕地自然保護區。
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ye) 工程師 馮(feng) 爾輝:紅樹林生態係統裏麵,除了紅樹植物特別豐(feng) 富以外,它的生態係統裏麵,其他物種的多樣性也是很豐(feng) 富的。比如在我們(men) 東(dong) 寨港保護區,除了紅樹植物有36種,鳥類有219種,軟體(ti) 動物有115種,魚類有165種,還有蟹類蝦類70多種。
紅樹是濱海濕地非常重要的植物,它們(men) 是大自然的饋贈,彌足珍貴。“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減少人類活動的幹擾破壞,守住濕地生態安全邊界,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大美濕地。”這就需要對紅樹林采取最嚴(yan) 格的保護,同時,尊重自然規律,對紅樹林進行科學修複。
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ye) 工程師 馮(feng) 爾輝:紅樹林胚軸要在母樹上發育成一個(ge) 個(ge) 體(ti) ,然後再掉下來,掉到海水裏麵隨波逐流,成活率是很低的。
紅樹林要依靠落下的種子再生長,周期長、成活率低,單單依靠自然修複很難讓紅樹實現大麵積成林,所以,在東(dong) 寨港育苗成為(wei) 一項重要的工作。
海南東(dong) 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ye) 工程師 馮(feng) 爾輝:我們(men) 的種苗資源圃,主要是一些瀕危紅樹植物的搶救培育基地,比如紅欖李就是一個(ge) 很特殊的例子。在2014年的時候,一個(ge) 公益機構做全國的瀕危物種紅欖李的調查,發現在野外僅(jin) 存14株,所以後麵包括我們(men) 也做了一些搶救,到目前為(wei) 止我們(men) 已經培育出了將近2000株。
育苗成功,這隻是第一步,還要選擇適合的海灘去種植。就這樣,一棵棵紅樹在人們(men) 的精心嗬護下,逐漸長大,慢慢成林。
海南海口市林業(ye) 局局長、林業(ye) 高級工程師 錢軍(jun) :在東(dong) 寨港區域,我們(men) 修複了4783畝(mu) 的紅樹林。通過對一係列生態修複,保護好紅樹林,也讓子孫後代享受保護紅樹林帶來的紅利。
在本次濕地大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鄭重宣布,中國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把約1100萬(wan) 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ti) 係,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ju) 辦全球濱海論壇會(hui) 議。這些重大舉(ju) 措彰顯了中國致力於(yu) 為(wei) 人類創造更大生態貢獻和綠色福祉的決(jue) 心與(yu) 擔當。
目前,我國濕地麵積達到5635萬(wan) 公頃,在對那些麵積較大的連片濕地保護、修複的同時,對那些點綴在山野間的小微濕地,人們(men) 也越來越重視。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副司長 鮑達明:中國是唯一在全世界三次完成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最小單元的調查麵積越來越小。第一次調查,最小的斑塊是100公頃,第二次調查是8公頃,第三次調查隻有600平方米。
調查單元越來越小,也就意味著隨著濕地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小微濕地逐漸納入了保護的範圍。
在重慶梁平區獵神村小微濕地旁的“昆蟲旅館”,一些由廢棄的竹木、瓦片等搭建起來的昆蟲旅館,成了很多昆蟲的家。那麽(me) ,獵神村的昆蟲旅館是怎麽(me) 來的呢?這還要從(cong) 獵神村的過去說起。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 唐開茂:我們(men) 靠山吃山,我們(men) 有竹資源,可以賣竹子、造紙,也可以有竹編製品,還有後來的石膏礦。
然而,無序的“靠山吃山”,最終讓村民們(men) “坐吃山空”,竹海被挖掘得千瘡百孔,因為(wei) 開采石膏礦導致村裏不少的池塘、小溪也都被汙染了。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 唐開茂:汙染很嚴(yan) 重,石膏礦采出來的水是那種白色的,流入河流裏麵,一些鳥類就不來棲息了。
看到曾經山清水秀的鄉(xiang) 村已經麵臨(lin) 著環境危機,獵神村開始下決(jue) 心轉型發展。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 唐開茂:我們(men) 那時候就去外麵的浙江餘(yu) 村、魯家村學習(xi) ,我們(men) 學習(xi) 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men) 回來之後就召開兩(liang) 委會(hui) ,大家商量關(guan) 閉村裏麵的五座礦山,學習(xi) 餘(yu) 村走鄉(xiang) 村旅遊路線。
在政府的努力下,獵神村建起了不少民宿,考慮依靠遊客來增加收入,可是,民宿建起來了,遊客卻並不滿意。生態環境不好,遊客不願意來,在請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多次調研後,當地管理部門決(jue) 定還是要發揮資源優(you) 勢,從(cong) 修複小微濕地入手,恢複當地生態係統。獵神村修複了近50畝(mu) 濕地,建起了近100個(ge) 大小不一的梯級塘。
清澈的小溪,茂盛的竹海,昆蟲來了,候鳥來了,遊客也越來越多了,村民們(men) 的收入增長了近2倍,對於(yu) 濕地的保護也因此更加主動、更有熱情。水清岸綠,魚兒(er) 暢遊,鷗鷺翔集,正是源於(yu) 中國堅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如今越來越多的濕地呈現出了這樣的美景。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副司長 鮑達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濕地保護多次考察調研,作出重要講話,為(wei) 濕地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men) 在十八大之後,在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各個(ge) 方麵都做了很多努力,全國的濕地生態狀況總體(ti) 在好轉,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做了一個(ge) 很好的典範。
在中華大地上,一個(ge) 個(ge) 濕地的煥然新生,正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為(wei) 了加強濕地保護全球合作,本屆大會(hui) 還正式發布了《武漢宣言》,呼籲各方以強烈意願和實際行動,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修複、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通過各方努力,相信會(hui) 有更多濕地得到進一步保護,更加充分展現人與(yu) 自然和諧之美,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生機盎然的大美濕地。(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