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職業從業者勇氣何來

發布時間:2022-11-14 15:11:00來源: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 冉黎黎)從(cong) 新職業(ye) 開始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你敢嗎?11月13日,#你有徹底改變生活方式的勇氣嗎#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了解,在某檔綜藝節目中,北京海歸徐玲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在潿洲島“撿垃圾”,因而引起網友們(men) 的廣泛討論。

  求職通常也意味著尋求一種生活方式。有統計顯示,“求穩”與(yu) “高薪”是當前的主流職業(ye) 觀念。與(yu) 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新增了97個(ge) 數字職業(ye) ,與(yu) 此前傳(chuan) 統的職業(ye) 相比,這些職業(ye) 暫未成為(wei) “主流”,但專(zhuan) 家分析表示,新增職業(ye) 符合數字經濟時代的市場需求,為(wei) 大學生就業(ye) 提供了更高、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己想怎麽(me) 活就怎麽(me) 活。”這是徐玲在節目中對自我態度的表達。

  據艾瑞谘詢發布的《2022年後疫情時代大學生求職者洞察報告》,大學生在為(wei) 自己製定職業(ye) 規劃時表現出較明顯的求穩心態,在讀研究生中54.5%對自己的職業(ye) 規劃為(wei) 進入體(ti) 製內(nei) ,研究生群體(ti) 從(cong) 事公務員、事業(ye) 單位等體(ti) 製內(nei) 工作的傾(qing) 向尤為(wei) 明顯。同時,薪水福利是52%的女生與(yu) 59%的男生求職時優(you) 先考慮的因素。

  可見,“求穩”與(yu) “高薪”是當前的主流職業(ye) 觀念,而徐玲所從(cong) 事的環保工作與(yu) 這一主流職業(ye) 觀相悖,但值得注意的是,徐玲的職業(ye) 所屬大類——“綠色職業(ye) ”正日漸受到重視。

  今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以下簡稱《大典》)召開審定頒布會(hui) ,審議通過了新版《大典》。《大典》標注了134個(ge) 綠色職業(ye) ,對綠色職業(ye) 進一步豐(feng) 富和完善。

  受到重視的不止綠色職業(ye) ,在《大典》中,也首次增加“數字職業(ye) ”標識(標識為(wei) S),共標識數字職業(ye) 97個(ge) 。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將重新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邏輯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一係列新場景、新模式、新生態將不斷產(chan) 生。”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就業(ye) 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國資委直屬機械工業(ye) 經濟管理研究院兩(liang) 化融合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同時,這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因而可為(wei) 大學生就業(ye) 提供更高、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一級企業(ye) 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深人力資源服務專(zhuan) 家汪張明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社會(hui) 分工進一步細化,帶動了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對新職業(ye) 新工種的市場需求。

  盡管數字經濟大熱,但數字職業(ye) “初出茅廬”,何以激發求職者從(cong) 業(ye) 的“勇氣”?

  首先在於(yu) 市場需求。汪張明指出,業(ye) 業(ye) 都需要數字化人才,數字職業(ye) 需求不但在一二三產(chan) 業(ye) 廣泛存在,並且滲透到生產(chan) 、流通、消費的各個(ge) 環節,社會(hui) 需求在逐年增加,97個(ge) 數字職業(ye) 標注上線,是市場所需。

  其次,則在於(yu) 政策激勵。今年5月,江西出台《全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係統服務數字經濟發展若幹措施》,從(cong) 深化數字經濟人才發展機製創新、支持數字技術創新體(ti) 係建設、推進數字經濟領域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提出20條具體(ti) 措施,全力服務數字經濟發展。貴州省也提出目標,到2025年,形成千億(yi) 級數據中心上下遊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10家百億(yi) 級數字產(chan) 業(ye) 園、16家50億(yi) 以上大數據企業(ye) 。

  多措並舉(ju) 之下,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測算,2025年全國數字經濟吸納就業(ye) 人數將達3.79億(yi) 人。

  “數字職業(ye) 將成為(wei) 廣大勞動者職業(ye) 發展的風向標。”汪張明表示,其中,涉及數字化設計、運維將是近幾年缺口最大的崗位,適合新就業(ye) 群體(ti) 選擇,如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分析處理工程技術人員。

  宋嘉也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新增數字職業(ye) 中主要有兩(liang) 大類,一類是完全基於(yu) 新技術發展的新崗位,第二類是數字經濟帶給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升級而產(chan) 生的。“例如數字化管理師、數據分析處理工程技術人員屬於(yu) 第一類,而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ye) 視覺係統運維員這兩(liang) 個(ge) 新崗位職業(ye) 是第二類。”宋嘉表示,“這些都將為(wei) 大學生更高質量的就業(ye) 打開廣闊空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