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共擔數字時代責任 共促數字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14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共擔數字時代責任 共促數字經濟發展(和音)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走出一條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安全保障有力、數字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數字發展道路

  創新是引領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決(jue) 定性因素。越是關(guan) 鍵時刻,越要向創新要動力。數字技術作為(wei) 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hui) 治理方式。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hui) 第一階段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二十國集團要共擔數字時代的責任,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技術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數字鴻溝’。”在亞(ya) 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主席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大方向,點燃數字經濟新引擎,讓數字技術的成果惠及更多亞(ya) 太地區人民。”

  彌合數字鴻溝是全球共同的緊迫任務。在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期間舉(ju) 行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上,從(cong) 農(nong) 業(ye) 、工業(ye) 到政府治理、社會(hui) 生活,數字技術的身影隨處可見;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現場,跨國企業(ye) 競相展示新技術、新服務和新應用,讓人們(men) 充分感受到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生機活力。但國際電信聯盟統計顯示,全球仍有近30億(yi) 人沒有接入互聯網,其中大多數來自發展中國家。中國攜手各方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將數字時代互聯互通作為(wei) 重點合作領域之一,有利於(yu)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彌合全球數字鴻溝,促進共同發展。

  完善全球數字治理是各方的共同願望。麵對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社會(hui) 應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習(xi) 近平主席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重要理念,順應信息時代發展潮流和人類社會(hui) 發展大勢,回應網絡空間風險挑戰,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情懷,表達了中國同世界各國加強互聯網發展和治理合作的真誠願望。中國提出全球數字治理應遵循秉持多邊主義(yi) 、兼顧安全發展、堅守公平正義(yi) 三原則,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積極參與(yu) 國際和區域性多邊機製下的數字經濟治理合作,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肯定。

  中國是數字經濟大國,也是全球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據研究機構測算,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wan) 億(yi) 元,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39.8%;電子商務交易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居全球第一。迄今,中國與(yu) 17個(ge) 國家簽署“數字絲(si) 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yu) 23個(ge) 國家建立“絲(si) 路電商”雙邊合作機製,與(yu) 非洲國家共同製定實施“中非數字創新夥(huo) 伴計劃”,與(yu) 東(dong) 盟國家共同建設中國—東(dong) 盟信息港,建立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中國—中亞(ya) 五國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製,積極為(wei) 非洲、中東(dong) 、東(dong) 南亞(ya) 國家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雲(yun) 服務支持,積極推動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世貿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的數字經濟合作……中國積極參與(yu) 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互聯網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走出一條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安全保障有力、數字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數字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4日 第 03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